不求融會貫通,但求一家之言
不求融會貫通,但求一家之言
2022-08-18
我們常說,這個世界上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那么也就更不會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但會出現(xiàn)完全不認(rèn)識的兩個人說過完全一樣的話,這個卻是很正常的。
話一樣,但人生不一樣,哪怕是兩個人一輩子說的話是一樣的數(shù)量,一樣的字樣,而排列組合的不同,到最后依舊會形成不同的人生,不僅僅是外界環(huán)境的不同,就算是一樣的環(huán)境,一樣數(shù)量的話語,一樣的話,排列不同,人生依舊不同。

舉個例子,孫悟空在被須菩提祖師打了三次之后的結(jié)果是什么,我們都知道。但當(dāng)時的師兄弟是什么樣子?孫悟空是什么樣子?所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繼續(xù)說這個理解,當(dāng)我們看這段的時候,我就很好奇,一個道教的,為什么給孫悟空起了一個佛教的名字,難不成那個時候就算出孫悟空是要去取經(jīng)當(dāng)和尚的。但那個時候三教競爭那么厲害,就算是你能算出,應(yīng)該是改正,而不是送佛送到西吧!
所以,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一句諺語,而諺語本身的意義也就在此。

既然說到諺語,我以前說過,實際上我們懂過很多道理,但是卻依舊過不好我們的一生,這不僅僅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都認(rèn)為自己會是特別,會很不一樣。但的確會有人看了道理就真的懂了并做到了,就算是不能做到的里面也會有好有壞,有的看下去了變成了做時的經(jīng)驗,雖然看上去可能沒有成功,但是這個經(jīng)驗是保留下來的。
理解或許就是會有不同人生的主要原因所在吧,哪怕他們說了完全一樣的話!

就像是我以前說的匠人精神,其實就是一個事情做到了極致,雖然或許沒有什么文化,但是說出來的道理是和哲學(xué)是一樣的,所以有時候我們會感慨,一些哲學(xué)家到最后說的話,都是那么的通俗易懂。而也就是如此,才會有一些《姥姥語錄》類的書籍出現(xiàn)吧。
五祖慧能的傳說或許就是你這個場景的最直接寫照,我不知道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區(qū)別,或許大家都會和我說,很簡單,是因為思想的不同,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但如果是完全一樣的場景下的人,為什么還是會有那么大的區(qū)別呢?同樣的教育,同樣的知識。
所以我依舊會感覺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那么大不同的原因,畢竟在我看來,是有不同,但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圍內(nèi)的。
不求融會貫通,但求一家之言!要的就是那個求同存異,畢竟生理的構(gòu)造是如此的神秘,我們既然不知道,那么也沒有必要妄自揣測!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