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新四軍抗戰(zhàn)紀實
1937年8月22日,根據(jù)國共兩黨達成的協(xié)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并同意設立總指揮部。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fā)布命令,宣布將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任副主任;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和總部特務團。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哲姂?zhàn)斗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并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 1937年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fā)布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改編后的八路軍下轄三個師,分別為:第一一五師、第一二零師、第一二九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是“新四軍”,隸屬于國民革命軍戰(zhàn)斗序列,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留在南方八省進行游擊戰(zhàn)爭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的隊伍,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1937年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與國民黨當局的協(xié)議,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八省境內(nèi)15塊游擊區(qū)(廣東省瓊崖地區(qū)除外)堅持游擊戰(zhàn)爭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游擊隊于10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12月14日,中共中央為加強對新四軍的領導,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后改為東南局)書記項英兼任軍分會書記,陳毅任副書記。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湖北漢口成立。937年10月,八路軍恢復此前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員制度,任命了各師、旅的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