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被捕后,崇禎帝原不想殺他,為何又將其凌遲處死?
1457年2月,明朝兵部尚書于謙在京城西市被處死,173年后,又一位明朝重臣被押到此地,慘遭凌遲之刑,他就是薊遼督師袁崇煥!臨刑前,袁崇煥沒有咒罵崇禎皇帝,而是寫了一首詩,“一生事業(yè)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逼鋵?,在袁崇煥被捕后,崇禎帝一度打算釋放他,但為何又將其處死了呢?

一、下獄
由于袁崇煥堅守寧遠、錦州,皇太極無法從此地取得突破,于是他改變策略,避開寧錦防,線,借道蒙古地區(qū),然后突入關(guān)內(nèi)。1629年十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出征,從龍井關(guān)、喜峰口、大安口等長城的薄弱地帶進入關(guān)內(nèi)。后金大軍以騎兵為主,進展神速,先后攻破遵化、薊州、順義、通州,直抵北京城德勝門外。
袁崇煥聞訊后,先派趙率教領(lǐng)兵四千馳援遵化,然后親率九千騎兵前往北京勤王,還安排祖大壽等人率領(lǐng)步兵在后面接應(yīng)。在廣渠門外,袁崇煥與后金騎兵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并將其擊退??墒钱?dāng)時流言四起,加上一些官員的攻擊,崇禎帝以“議餉”為名,召袁崇煥入宮,當(dāng)場將其逮捕,時間是1629年十二月初一。

二、猶豫
當(dāng)時,明朝還正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對于袁崇煥問題的審理自然拖后了。在袁崇煥被捕,祖大壽連夜率領(lǐng)遼東的勤王部隊離開京城,逃回遼東。崇禎帝趕緊讓身在獄中的袁崇煥寫信,召回祖大壽。當(dāng)祖大壽看到袁崇煥的書信后,下馬捧讀,一軍盡哭。之后,祖大壽率軍入關(guān),參與收復(fù)遵化、永平的戰(zhàn)爭。
崇禎帝聞訊后,感覺袁崇煥雖然是一介書生,但深得遼東將士之心,因此有釋放袁崇煥,繼續(xù)讓他鎮(zhèn)守遼東的想法,他當(dāng)時說道:“守遼非蠻子不可”。由于袁崇煥是廣東人,所以崇禎帝蔑稱其為“蠻子”。但是袁崇煥最終沒能出獄,也無法繼續(xù)守衛(wèi)遼東,反而死于最殘忍的刑罰,被當(dāng)眾凌遲處死。這到底是為何呢?

三、黨爭
袁崇煥下獄后,遭到了朝中官員的彈劾,這些人大體可以分成兩派。一派是以溫體仁為首的浙黨,另一派是高杰、王永光這些閹黨殘余勢力。除此之外,還有與袁崇煥不和的梁廷棟。而袁崇煥的崛起,背后有著東林黨的影響,他的老師是大學(xué)士韓爌,極力推薦的他的人是侯恂以及孫承宗,他們都屬于東林黨的重要成員。
崇禎帝即位后,東林黨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一時間成為朝廷的最主要的政治力量。而溫體仁想通過打垮東林黨,成為內(nèi)閣首輔,高杰、王永光這些閹黨余孽更是盼著“復(fù)仇”。因此這兩派以袁崇煥為切入點,大肆對東林黨進行攻擊。崇禎帝畢竟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無法看透這背后的政治斗爭,最終將袁崇煥誅殺,同時東林黨遭受慘重打擊。
參考資料:1.《明史》;2.《明清史料》;3.《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