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陸軍志——菲律賓陸軍

菲律賓陸軍為菲律賓武裝部隊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為打擊境內各種分裂勢力,總共設立8個步兵師,還有23個獨立步兵旅,沒有主戰(zhàn)坦克,沒有大口徑火炮,近些年從北約國家獲得了部分輕型坦克和突擊炮,同時對裝甲輸送車進行改進安裝炮塔來作為火力支援車使用,發(fā)展到現(xiàn)在人數(shù)約為10萬人。
輕型坦克

41輛FV101型輕型坦克,1977年從英國獲得,是英國陸軍裝備的第一種全鋁結構的裝甲車輛,重量較小在極限狀態(tài)下能夠進行空投,非常適合遠征鎮(zhèn)壓暴亂,現(xiàn)在菲律賓軍方僅有少部分還處于現(xiàn)役,坦克裝備了一門76毫米短身管低后坐力火炮,采用了全封閉炮塔,防護性較差,僅能抵擋小口徑子彈射擊,面對當代各種榴彈發(fā)射器和火箭炮無能為力。

20輛薩布拉輕型坦克,由以色列生產設計,底盤由通用動力歐洲陸地系統(tǒng)公司(GDELS)制造,采用了模塊化設計,菲律賓于2022年開始接收第一輛,裝備了多種火控觀瞄系統(tǒng),具備全天候作戰(zhàn)能力,能夠發(fā)射包括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在內的多款彈種,最大對標準目標鎖定距離為4公里。

10輛薩布拉輪式輕型坦克,說是坦克其實就是一輛較為具有特色的輪式突擊炮,和履帶式一樣來自以色列,到目前為止菲律賓陸軍是全世界唯一同時采購兩種型號輕型坦克并將其投入實戰(zhàn)的國家,這型裝甲車擁有更堅固的底盤部件,更舒適乘坐舒適度和更小的維護工作量,比較適合島礁之間的崎嶇地形。
裝甲步戰(zhàn)車

85輛FMC AIFV步兵戰(zhàn)車,另外一個名字為YPR765裝甲戰(zhàn)車,為荷蘭維和部隊所使用的裝甲戰(zhàn)車,目前已經退出荷蘭現(xiàn)役,大部分作為原助和二手車出口到了外國,主要武器為瑞士厄利孔公司生產的KBA-B02型25mm機關炮,采用雙路彈鏈供彈,車體采用鋁合金裝甲焊接打造,四周增裝了由螺栓固定的附加鋼裝甲,防護性較M113更強。
裝甲輸送車

162輛M113A1/2型裝甲人員輸送車,主要由美國援助,作為支援東南亞各國發(fā)展自身實力的計劃之一,但并未安裝武器和通訊設備需要菲軍方自行準備,大部分是美國是越南戰(zhàn)爭后的剩余物資,為多掙點錢被批量甩賣,類似于在戰(zhàn)爭之王中為節(jié)省運費的所作所為,菲律賓在得到這型裝甲車之后部分改裝成其他特種車輛。
6輛ACV300型裝甲輸送車,2010年菲律賓官方從土耳其政府手頭接受了6輛這型裝甲車,菲律賓在這型裝甲車上吸取了馬拉維危機的經驗教訓,增強對混凝土工事內的敵人的殺傷性,在裝甲車炮塔內安裝了一挺12.7毫米重機槍或一門40毫米榴彈發(fā)射器,這型裝甲車也服役于馬來西亞陸軍。

165輛V150型裝甲輸送車,同樣屬于美國越南戰(zhàn)爭的剩余物資,在美軍撤離之后便宜了菲律賓,在服役之后參與了馬拉維反恐戰(zhàn)爭,為增強對RPG等火箭彈的防護性,部分在車體外安裝了木制的彈藥箱或者門板作為防御裝甲,跟現(xiàn)在俄烏沖突中俄羅斯披掛原木和鐵遮陽棚有些類似。

20輛V200型裝甲輸送車,是在V100裝甲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升級而來的,車體主要由鋼板焊接能夠抵擋小口徑子彈射擊,蛀牙由美國卡迪拉克·蓋奇公司研制設計生產,但車輛并不具備兩棲作戰(zhàn)能力。

24輛V300型裝甲輸送車,1993年菲律賓同美國凱迪拉克·道奇·達信公司簽定了第二個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的合同采購24輛V300,其中12輛V-300裝備了科里克爾MkⅢ式90毫米火炮,戰(zhàn)斗全重達到了14.5噸,算是菲律賓陸軍中的大家伙。

90輛FS100型裝甲輸送車,也叫GSN Simba獅式裝甲車,其中的大部分由英國和菲律賓一起建的一家合資公司在菲律賓生產,對非后勤部隊來說零部件供應較為簡單,擁有多種型號,主要為安裝了25毫米炮的火力支援型,或者7.62毫米裝甲輸送型,以及沒有配置武器的工程型號。
自行火炮
12輛ATMOS 2000卡車炮,2021年末交付首批,主要為加強海上防御力量,由以色列索爾塔姆Soltam公司自籌資金研制,菲律賓采用了6×6卡車底盤,擁有集體防化和空調系統(tǒng),車體能夠抵擋7.62毫米普通彈和破片殺傷,發(fā)射普通彈藥射程30千米,采用半自動裝填。

12輛M125A2 裝甲迫擊炮運輸車,主要為一門120mm迫擊炮結合M113A2裝甲運兵車得來,由以色列索爾塔姆系統(tǒng)公司設計生產,最大射程為7公里,車輛攜帶一個自動化火控計算機系統(tǒng),最大命中誤差不超過10米,機動性和戰(zhàn)場生存能力遠強于普通迫擊炮,菲律賓軍方將其部署至菲律賓第6獨立騎兵連,主要用于支援第3步兵師。
火箭炮

22套K-136九龍130mm多管自行火箭,在菲律賓舉行的2019陸軍技術日上,菲律賓方面宣布,其即將從韓國人手里以較優(yōu)惠的價格接收一批二手的K-136九龍多管自行火箭炮,并在展會上展示了該款火箭炮的1:1模型,這型火箭炮來自韓國退役二手武器,有些類似于蘇聯(lián)研制生產的BM21冰雹火箭炮,最大射程可達36公里。
牽引式火炮

10門M114A1/M68式155毫米榴彈炮,最早于1942年在美軍部隊服役,經過了多次升級改進,除了這型老式裝備,還有以色列仿制生產的M68型155榴彈炮服役于菲律賓陸軍,在以色列卡車炮服役之前算是菲律賓最強火力輸出。

6門Soltam M-71型155毫米榴彈炮,在索爾塔姆M68式155毫米榴彈炮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1975年裝備以色列陸軍,主要用于曲射和直接火力支援,最大射程23公里,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進行了部分結構件的升級改進,比如采用了一些鋁合金部件減輕火炮重量,發(fā)射底盤上用電動泵節(jié)省了展開時間等。

230門M101/M26式(西班牙)/56式(意大利)10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是1962年美軍更換裝備編號系統(tǒng)時對使用M2A1型炮架的M2A1榴彈炮的重命名而得來,也是很多緬甸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治理火力,菲律賓的部分本級別火炮由法國進行了升級改進,改進了火炮大架和炮座。
迫擊炮

60門M1型81mm迫擊炮,是由法國布朗德M1927/31型迫擊炮仿制而來,在二戰(zhàn)時期作為美軍跳島戰(zhàn)術的支柱火力服役,對日軍的萬歲沖鋒殺傷性較強,為最大程度發(fā)揮其作戰(zhàn)能力美軍還配套了小型手推車,用來運載M1型迫擊炮發(fā)射藥和炮彈。

40門M30型120mm重型迫擊炮,是美國獲得英軍1918年型81.3mm口徑MKI斯托克迫擊炮擴膛得到的,使用了高彈道性能的線膛炮,美軍早期設計這型迫擊炮主要是用來發(fā)射毒氣彈,擁有3種毒氣基底,分別是芥子氣毒劑,光氣毒劑和苯氯乙酮混合毒劑,目前這些彈種很少被用在戰(zhàn)場上,主要還是發(fā)射3.64公斤裝藥的殺傷爆破榴彈用于火力支援和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