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喀什才算到了新疆,來到喀什,就不能不去艾提尕爾清真寺
中國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jīng)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到了喀什才算到了新疆,來到喀什,就不能不去艾提尕爾清真寺
艾提尕爾:中亞穆斯林的“麥加”
最能體現(xiàn)新疆民族風情的地方是被譽為“絲路明珠”的喀什。在喀什市中心最顯眼,最具有伊斯蘭建筑風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征——艾提尕爾清真寺。

“艾提尕爾”維吾爾語是“節(jié)日,歡樂的廣場”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是穆斯林做禮拜的“叩拜之處”。
艾提尕爾清真寺(俗稱大寺)位于喀什市中心的艾提爾尕廣場西面,大門坐西向東,占地1.68萬平方米,始建于1442年,已有500多年歷史。大寺是新疆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是亞州最有影響的三大清真寺之一。對于那些一生遙望麥加圣地而去不得的人們來說,來到新疆喀什的大寺朝拜就是此生的目的?!白叩娇κ玻伪卦偃溂印?,也有這樣的說法。
2008年8月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 門票20元

艾提尕爾清真寺的來歷也是歷盡滄桑。這里原是阿拉伯大將屈底波留下的麻扎(墓地,也稱拱北),公元1442年喀什噶爾的統(tǒng)治者死后亦葬于此??κ餐醯暮笠釣榧o念在此建起一座小清真寺。1538年后人將寺擴建,成為聚禮用的大寺。1798年,英吉沙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于此,她沒有子女,人們以她所遺旅費擴建了該寺,取名艾提尕爾。另一位維族女富翁卓力皮亞汗也捐資擴建,并購置600畝田產(chǎn)作為寺產(chǎn)。之后,又經(jīng)200余年幾番修建和擴建,除增建了寺院用房、暖房、澡堂、宣禮塔之外,還修建了寺門、禮拜大殿,重新規(guī)劃了全寺布局,形成了現(xiàn)有的規(guī)模和恢宏氣勢。

艾提尕爾清真寺建筑融阿拉伯與維吾爾風格為一體,正門朝東,米黃色的門樓高12.6米,天藍色拱門高4.7米,寬4.3米,門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jīng)》。門樓的兩旁門不對稱的“邦克樓”(也叫宣禮塔),18米高,是阿訇(伊斯蘭教神職人員)呼喚穆斯林做禮拜的地方。塔身用鏤雕瓷磚砌出色彩絢麗精致的圖案。塔頂各有一召喚樓,每天破曉時,阿訇五次(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禮拜)登上塔樓高聲呼喚,喚醒沉睡中的穆斯林去做禮拜(現(xiàn)在也用擴音設備)。樓頂高擎著銅鑄月牙是伊斯蘭的重要標志。

進入大門后,是一個巨大的綠樹成蔭的院子,全院由人行道從中分開,院內(nèi)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墻邊各有一排共36間經(jīng)堂,供主教阿匐講經(jīng)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臺上,分內(nèi)殿和外殿和長廊;可容納六、七千人同時做禮拜。

廊檐十分寬敞,有158根淺藍色雕花木柱支撐,把頂棚分為若干方格,成網(wǎng)絡狀排列,藻井為彩繪花卉或幾何圖形,制作精美,色彩艷麗,可謂中國的多柱建筑第一廳。


穆斯林進入廊檐必須脫鞋,內(nèi)殿正墻中央有一個拱形深龕,龕內(nèi)放置著一個有臺階的橋式寶座。每到禮拜時辰,大毛拉就站在龕內(nèi)領經(jīng),到星期五或節(jié)日時,還要站在寶座臺階上宣教講經(jīng)。穆斯林進殿不分地位高低貴賤,依次進入,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剝離,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聆聽阿訇講解古蘭經(jīng)。每個人都一律排在大毛拉的后面向麥加的方向(在我國為西)禮拜。

在內(nèi)殿的門口,我們抬頭可以看到一幅畫,畫面上的地方就是伊斯蘭教的圣地——麥加,是所有穆斯林們朝拜和向往的地方。伊斯蘭教不設神像,到了朝拜的時刻,朝著麥加的方向拜就行。

日常來寺院做禮拜的有3000多人左右,星期五“居瑪日”(主麻日)下午,穆斯林作一周之內(nèi)最莊重的“乃瑪孜”(禮拜),人數(shù)多達六七千人甚至上萬,惟此時婦女(包括穆斯林婦女)和非穆斯林禁止入內(nèi),其余時間一律對外開外。

穆斯林有三大節(jié)日古爾邦節(jié)和開齋節(jié)(肉孜節(jié)、爾德節(jié))、圣紀。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宰牲節(jié))節(jié),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他們跪滿了整個清真寺、寺前廣場,甚至到了寺前的馬路、街巷上,可達十萬多人之多,虔誠的穆斯林在信仰的感召下,都來向真主祈禱。

古爾邦節(jié)清晨的禮拜,是一年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禮拜,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得去當?shù)氐亩Y拜寺參加聚禮,場面可以說是非常壯觀。在廣場上的聚禮之后,樂師們便登上艾提尕爾清真大寺的門頂,敲起納格拉(鐵殼鼓),吹起蘇奈依(嗩吶),此時在大寺前廣場上的男子們就跳起熱情奔放的薩滿舞。

女人們是不能參加禮拜和廣場舞活動的,她們需在節(jié)日之前提前準備油炸馓子和各種點心,為節(jié)日期間來家里賀節(jié)的親朋好友和遠方的來客準備好充足的美食,充分展示手藝與持家德行。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guī)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既是宗教活動的中心,也是古爾邦節(jié)和肉孜節(jié)群眾游樂歌的場所,它儼然已經(jīng)成為南疆伊斯蘭文化的縮影。
艾提尕爾清真寺還是新疆最著名的傳播伊斯蘭文化和培養(yǎng)人才的伊斯蘭學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亞地區(qū)許多教階較高的伊斯蘭教神職人員和學者都從這里畢業(yè),其他還有更多的有影響的詩人、文學家、史學家和翻譯家早年也在此受過嚴格的學業(y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