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口腔科普||看這一篇文章了解牙齒矯正的起源及原理
2023-07-02 15:39 作者:莆田牙醫(yī)林鳳彬 | 我要投稿

牙齒矯正起源及原理
1. 牙齒矯正起源
1890年,現(xiàn)代“正畸之父”—美國醫(yī)生Angle以上頜第一磨牙的位置相對恒定位基準,提出錯合畸形分類法,將錯頜畸形分為3類,奠定了正畸學的理論基礎。
1892年,Angle宣布牙齒矯正技術從其它牙科治療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1935年自鎖托槽面世,1970年初直絲弓矯治器面世,1976年舌側矯治器面世,2000年無托槽隱形矯正技術開始應用于臨床治療。
也就是說,牙齒矯正技術也已經有了1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了。

2. 牙齒矯正原理
說得微觀一些,牙齒長在牙槽骨里面,而牙槽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或者說彈性,當給予牙齒一個適當?shù)耐饬?,牙齒就可以在骨頭里緩慢移動。
但牙槽骨畢竟也是骨頭,不可能通過一次強力改變就達成目的,只能多次逐漸加力,這也是為何矯正周期會很長的原因。
說得宏觀一些,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粘在牙齒上的托槽,就是一個著力點,將弓絲卡在托槽里面后,弓絲會通過彈力來持續(xù)的恢復原來的形狀,進而使牙齒慢慢朝著整齊排列的曲線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