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石猴西游
緣起性空
??????? ?整本西游記共有兩次西行,孫悟空自己先去了一次,第二次才是師徒四人。
???????? 西游里面共有四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悟空誕生自東勝神洲,菩提祖師在西牛賀洲,他一個小石猴,飄洋過海,登界游方,穿兩重大海,越南贍部洲,花了十數(shù)個年頭才到菩提祖師那里。比之第二次玄奘從南贍部洲出發(fā),路程還遠了一倍。
??????? ?孫悟空是什么?無論從儒釋道哪個角度解讀,一般認為他都代表了:心。
???????? 書中多次提到“心猿”,孫悟空就是指我們的心,亦既:心性。
???????? 原文:“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
??????? ?“九竅八孔”者,靈石孕“心”而無性。但在元雜劇中,孫行者是有性別,不僅八卦爐煉化中對其性別特征還有影響,他還是大色猴。有興趣者,請參看戲本,在此就不做討論了。
???????? 古人認為頭面部七個“清竅”為:兩眼、兩個鼻孔、兩個耳朵和嘴。除了外,人體還有前陰、后陰兩個“濁竅”?!豆茏?心術(shù)》云:“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
???????? 人有九竅,竅竅通心,心臟統(tǒng)領(lǐng)九竅,如若嗜欲充塞九竅,則心體不正。
???????? 靈石受日精月華孕育心猿,初入世間,一顆心清澈透亮,無善無惡。見風成型后,石猴“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此舉驚動了玉帝,便命千里眼和順風耳去查看,兩位仙家查看回稟玉帝,石猴“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
???????? 在人間吃喝過后,石猴眼中金光便潛藏熄滅了。在道家看來,吃喝屬于塵凡,只會加重元神與肉身的捆綁,故神仙大都“喝風飲露”。
??????? ?孫悟空自己是這么說的:“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p>
??? ?????可等到后來,他打上天庭,攪動三界,可就再也不是原來那個“不惱不嗔,一生無性”的小石猴了。
??????? ?菩提祖師給他起名字時說道:“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p>
???????? 此時的石猴,是每個人的初心,是本來面目,應(yīng)了道家的“元嬰元神”,佛家的“緣起性空”。
??????? 菩提祖師一個“孫悟空”,一語道破悟空的真身,也道破了他以后的命運和修行之路。此時的他還并不了解這么多,但是這與他的心暗暗相合,不由得心生歡喜,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 悟空,簡單說來,就是體悟空性的智慧,既所謂的:明心見性。而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說,法不在外,而在心。儒家也有“反求諸己”。
???????? 孫悟空本就是心,就是本來面目,此時雖然還是清澈的初心,卻懵懵懂懂,似懂非懂,有那么一絲靈光,卻也只是靈光乍現(xiàn),神龍驚現(xiàn),難覓蹤跡。所以才會有劫難,所有才需要修行。
??????? “空”不是指沒有,而是:“緣起性空”。所謂“緣起”,是說:世間沒有獨立存在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事物,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的“性空”,是說:因緣和合所生的東西不是真有,而是假有,本性是空的。只有體悟到:自性本空,才能“真空生妙有”。
?????? 這里面蘊含了無上的智慧,佛家稱之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多,既:能斷一切的廣大智慧,可登彼岸。體悟到此智慧,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無上正等正覺。
??????
金剛般若
? ???? 西游中,玄奘法師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轉(zhuǎn)世。而佛經(jīng)中記載,佛陀有十大弟子: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頭陀第一的大迦葉,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說法第一的富樓那,論義第一的摩訶迦旃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持律第一的優(yōu)波離,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多聞第一的阿難。
??????? 其中,多處經(jīng)書中也都提到過,須菩提為佛陀以下“談空第一”,就是這個須菩提對空性智慧體悟講解的最好。佛經(jīng)中大乘般若部最核心的《金剛經(jīng)》,便是須菩提向佛陀請教問題,記錄二人問答而成的經(jīng)書。
???????? 金剛經(jīng),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金剛”:能斷一切,“般若”:無上智慧,“波羅蜜”:可登彼岸,“多”是個語氣詞。
??????? 菩提祖師者,實則須菩提也。
??????? 也只有談空第一的須菩提,才擔的起孫“悟空”的老師。
??????? 菩提祖師住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靈臺方寸”,是個“尋”字;“斜月三星”, 三點一勾是個“心”字;合起來就是指“尋心”。
??????? 書中菩提祖師的出場: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 “不生不滅三三行”:體悟到空性的智慧,既:“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三行)。“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進入“空寂涅槃”的境界,明心見性,可“真空生妙有”。
??????? 這位“明心大法師”,門中有十二個字: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這是一句話:體悟到廣大智慧,見真如本性,方能達到圓滿覺悟。
?????? 石猴西游,歷盡千辛萬苦,不但尋得名師,還得了賜名,接下來就要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