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青藏高原:“農(nóng)夫山泉,打錢!”

選擇:長白山在吉林省。
天池的水從青藏高原而來。



1.C.
根據(jù)材料可知,天池水流出天池后形成壯觀的長白瀑布;根據(jù)等高線圖可知,天池的出水口應該是地勢較低的缺口,丙地地處兩個山峰之間,屬于鞍部,總體地勢較低且便于湖水流出,所以長白瀑布在丙附近;甲、乙、丁三地。不是出水口,故C正確,ABD錯誤;
2.B.
天池的水源地要高于天池的水面,并有豐富的水體,青藏高原海拔高,有“亞洲水塔”之稱,青藏高原與火山口連通的玄武巖中存在導水通道,這些導水通道是熔巖流在冷卻過程中形成的熔巖隧道,地下水可通過熔巖隧道進行輸運,高海拔的地下水通過熔巖隧道向低海拔地區(qū)排泄。其他高原海拔高度不足,同時水源也不足,故B正確,ACD錯誤。
??原理:
這個概念在大學地質(zhì)和地下水研究分析中更加詳細。
因為長白山的水源地必須是一個比天池還要高(大于2189米),并且有豐富水源的地方,在放眼整個東北,沒有比他更高的山了(大興安嶺黃崗梁2029米,小興安嶺平頂山1429米)。
再加上,天池又是個典型的火山口湖,四周封閉,周邊又沒有地表徑流的匯入,所以受周邊的地下水的補給,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天上,要么地下。
1.天上:降水補給。
(長白山靠近日本海,受海洋水汽的影響,降水量大,但不多。因為有長白山瀑布,天池接水,長白山瀑布倒水,好不容易攢下水,很容易嚯嚯沒,導致天池每年的蒸發(fā)量和降水量之間相差8000萬噸差不多是5個半西湖的水量。)
2.地下:青藏高原補給。
(青藏高原作為亞洲水塔,存在時間長并且海拔高,蘊藏了豐富的水資源,加上巖漿活動,導致地下巖層之間存在縫隙,青藏高原的水會滲到地下,順著裂縫流向地勢更低的內(nèi)蒙、華北平原,像迷宮一樣,最終在長白山天池重見天日。)

地理原因:
1.長白山的死火山有很多的裂縫,巖質(zhì)較為疏松,人工開采難度大;
2.長白山的海拔較高,攀爬危險系數(shù)大;
3.長白山大部分地區(qū)保持著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水體無污染,開采易破壞;
4.補充給長白山瀑布水量大過大,渦旋過深,導致其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