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國》完整 全期(更新中...)

《書》
《書》百篇為何而選
《書》百篇何為精髓
上古先賢的言行記載在《書》里,讓后世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gè)人修身之要
總結(jié):讀《書》的好處知先賢治政之本、朝代興廢之由、知個(gè)人修身之要
《尚書》分為虞書 夏書 商書 周書 共計(jì)58篇有上千年的跨度
《尚書》主要記載了重要的歷史人物 歷史事件 歷史經(jīng)驗(yàn)和歷史智慧
《尚書》現(xiàn)存28篇 傳書者是伏生
后人對(duì)伏生的評(píng)價(jià)有一句比較著名的話: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 傳而無伏生 亦不明其義。
????《尚書·禹貢》主要講述了大禹成功治水之后分定九州的故事
開篇為禹敷土 隨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意為大禹劃分疆界順著山勢行走,砍去樹木為路標(biāo)以高山大河來奠定界域
《尚書·牧野》中非常震撼的一句:稱爾戈 比爾干 禮爾矛 予其誓
穿越者說后世尊稱《書》為《尚書》童子問:為何稱為尚書 伏勝答曰書是上古之書。穿越者又問《書》好在哪里,伏生并未直接答而是說起了自己的生平。說到《尚書·禹貢》時(shí)伏勝問穿越者:“華夏為何一體”穿越者思索片刻答曰:“自古就是一體”
教晁錯(cuò)的是《尚書·牧誓》篇:時(shí)甲子昧爽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乃誓。當(dāng)說到稱爾戈 比爾干 禮爾矛 予其誓時(shí)穿越者問這句什么意思,伏生答曰舉起你們的戈 排好你們的盾 立好你們的矛 我要宣誓了。
《尚書》二十八篇為《堯典》、《皋陶謨》、《禹貢》、《盤庚》、《洪范》、《大誥》、《梓材》、《酒誥》、《君奭》、《秦誓》、《甘誓》、《湯誓》、《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徽子》、《牧誓》、《金藤》、《康誥》、《召誥》、《洛誥》、《多士》、《無逸》、《多方》、《立政》、《顧命》、《呂刑》、《文候之命》、《費(fèi)誓》。
《書》好在哪里:讀了《書》才知華夏自古一體,讀了《書》才知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