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鷹的敘事歌》背景小彩蛋的二三講
前言
這是本人第一次寫專欄,可能會有很多問題望大家見諒。我寫這篇文章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個開心就行了;什么三聯(lián)關(guān)注這些不在乎的。本文所論述的觀點都是我個人的觀點;且本人并非專業(yè)人士,只是一個路過的愛好者罷了~如有科普錯誤的地方望各位大佬在評論區(qū)友好的指出;我會改正原文的錯誤的。

《雄鷹的敘述詩》即將結(jié)束了,不過在刷圖撈船刷科研的同時;你是否想過背景的這些場館的原型是誰?本次專欄就是讓大家科普一下這些小彩蛋和彩蛋背后的一些故事。
先上圖

······可能直接看圖有點懵,但是劇情中達芬奇已經(jīng)介紹過這些場館所屬的陣營;我們只需要順著達芬奇的介紹的一一對應(yīng)場館就clear了




中軸
撒丁主場館和中心大劇院

作為東道主的撒丁帝國。其主場館和大劇院原型一目了然——主場館原型是佛羅倫薩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玩刺客信條的懂得都懂);而大劇院······作為意大利地標的斗獸場不需要我多說吧。



東線
北方聯(lián)合館


無論是背景圖還是劇情過場圖,我們都可以看到北聯(lián)館那高聳的尖頂和主體建筑。給人一種莊嚴和宏偉感;眼尖的朋友或許已經(jīng)看出來了這是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作為斯大林在位期間開始在蘇聯(lián)或者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展和運用的一種建筑風(fēng)格。斯大林式建筑是對新文藝復(fù)興、新古典主義和裝飾主義的融合改編;用來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和對共產(chǎn)主義革命的激情與榮耀;所以這類建筑有著氣勢磅礴,高聳雄偉,布局對稱,富麗堂皇的特點。

讓我們回到游戲里面來。游戲里的北聯(lián)館目前很多人認為其原型是現(xiàn)華沙的科學(xué)文化宮。確實無論是名字是“北方文化宮”還是外形上甚至顏色上(一開始科學(xué)文化宮是白色的)和原型高度匹配。(可以和下圖與游戲畫面進行對比)

But
背景圖和劇情過場圖的兩個建筑,是有差距的······(可以看看最上面兩個游戲截圖對比一下)首先是尖頂形狀和粗細不一,其次是建筑主題布局不一.
那背景圖那版有原型嘛?還真有!就是下面這個——莫斯科凱旋宮,其總體形狀竊以為和背景圖版的北聯(lián)館相似度挺高的。當然游戲里始終和原型比起來還是有區(qū)別,就當作黃雞有所改動吧~

順便一提這不是斯大林式建筑第一次出現(xiàn)在你游中,之前的《深度回音》就有以蘇維埃宮為首的斯大林式建筑群出現(xiàn)(見下)

PS.關(guān)于同一事物畫出不同樣子在黃雞圖繪中出現(xiàn)了很多次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找看~
自由鳶尾館

在前置劇情《撒丁的邀約》中黎塞留就說了這次自由鳶尾的展館是虛像的凱旋門

凱旋門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但是在凱旋門上還是有許多東西值得和大家拿出來聊聊;比如凱旋門兩個門柱前后四面上的四個著名的花飾浮雕,他們分別是:
出征:其雕刻內(nèi)容展翅的自由女神后跟隨著朝氣蓬勃前去出戰(zhàn)的戰(zhàn)士(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馬賽曲的浮雕),雕刻于1792年為紀念和慶祝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

勝利:1810年創(chuàng)作為慶祝美泉宮條約簽訂。主題是以拿破侖為特色(拿皇萬歲?。?,由勝利女神加冕。

和平:于1814年創(chuàng)作紀念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戰(zhàn)爭期間法國對盟軍的英勇抵抗。

抵抗:于1815年創(chuàng)作以紀念當年締結(jié)的《巴黎條約》,有時和前者統(tǒng)一稱為“共和國”

皇家館

皇家也是在前置劇情《撒丁的邀約》中直接說明了展館原型——水晶宮。

水晶宮是世界上第一次世博會(萬國工業(yè)博覽會)的展館,于1851年修建于倫敦海德公園。它是由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構(gòu)成的。隨著世博會的結(jié)束它被遷到倫敦南部,并作為倫敦的娛樂中心直到1936年的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幸運的是,現(xiàn)今還是有些當年的“老物件”遺留下來;比如說這兩個雕像:

······確實這雕塑看起來十分“魔性”。但是它們可是世界上第一個揭幕于世的恐龍雕塑!
上面我提到過水晶宮在世博會結(jié)束后搬往倫敦南部,隨之周圍的土地也被大量翻新為公園;作為這次翻新的一部分,園方請了自然歷史藝術(shù)家本杰明·沃特豪斯·霍金斯來建造這些有史以來第一個的滅絕動物模型。最上方的圖就是大名鼎鼎的禽龍的老復(fù)原模型。除了禽龍雕塑外園區(qū)還有林龍、巨齒龍、魚龍、蛇頸龍、大地懶等15種古生物,從古生代到新生代都有涉及。

白鷹館

和前面的幾家場館風(fēng)格完全不一樣,白鷹的場館科幻感十足。其原型也是一個很科幻的建筑——太空針塔,它是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一座觀景塔;為西雅圖的地標。位于下安妮女王社區(qū)。和皇家的水晶宮一樣,太空針塔也是為了1962年西雅圖世界博覽會而修建了,吸引了超過230萬游客。


西線
東煌館

在大背景時我們就只能看出是個黃色為主的塔。但是在關(guān)卡背景中我們就很容易的看出它所參考的原型——四邊套八邊形體、黃色的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色琉璃瓦)、五層有飛檐······這不就是武漢的黃鶴樓嘛(笑)
順便提一下,其實黃鶴樓在歷史上多次被損害和修復(fù)。存在著多種版本。我們熟知的(也就是游戲里這個)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才修的。(下面的是清代版黃鶴樓)

鐵血館

鐵血館是這次唯一一個黃雞自己原創(chuàng)無參考的場館。但是我們一眼還是看的出來該場館充滿了β世界鐵血特有的風(fēng)格——暗色的主調(diào),四四方方的造型,暗紅的輔色,科幻感十足······和之前的浮島要塞也好米德加德之塔也罷都是同一類型風(fēng)格。

維希教廷館

······或許維希教廷場館是最讓人疑惑的了,這深灰的主體暗紅的瓦的不明建筑······當然估計還是有人根據(jù)建筑本身的精細程度和鳶尾教國濃厚的宗教氣息判斷是一種教堂。
如果你是這么想的,恭喜你;你已經(jīng)離答案很近了。
其實維希館外面這一堆柱子是常見于哥特式建筑的飛扶壁。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筑結(jié)構(gòu)部件,凌空跨越下層附屬空間(如走道、小祈禱室等)連接到頂部高墻上肋架券的起腳部位,用于平衡肋架拱頂對墻面的側(cè)向推力。由于飛扶壁通常以半個拱券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又被稱作飛券。順便一題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是最早使用飛扶壁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雖然到寫完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更像游戲中展館的某個具體的哥特式教堂。但是直接說原型是哥特式教堂也沒啥~或者就說是圣母院
重櫻館

太明顯了,是天守閣,好鑒定完畢(啪)
相對于上面多于繁星的哥特式教堂,天守閣數(shù)量相對來說較少;難度系數(shù)遠遠低于教堂)所以我們能具體到是借鑒了哪個天守閣嘛?
目前我看了不少人直接說就是姬路城;確實作為最出名的天守閣、重櫻の國寶、世界遺產(chǎn)······姬路城無疑是個完美的選擇。而且其周圍的櫻花也是遠近聞名的,這次重櫻館也有代表四季的園林······
看似完美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我們來看看姬路城的圖片,和重櫻館做一下對比。

如果我們一正視圖看姬路城,會看到天守閣上的唐破風(fēng)(一種圓弧形博風(fēng)板)上還有三個博風(fēng)板呈品字布局在上方兩層。而同一視角的重櫻館都沒有;而已左視圖看姬路城在一個唐破風(fēng)下方有一大一小博風(fēng)板;而重櫻館館就博風(fēng)板和唐破風(fēng)一樓一個。
差距很明顯。那有像的嘛?
竊以為其原型應(yīng)該是同為國寶(姬路城、犬山城、彥根城、松江城、松本城)的松本城,因為當我們都以以左視圖視角看松本城和重櫻館是蠻像的。當然翻遍了眾多天守閣后我依舊沒有找到一模一樣的,很明顯黃雞又做了自己的改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