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6 勞作是奴役,游戲才是至尊

按
當我們開始思考游戲時,一筆可能從未算清的賬,是從赫伊津哈的《游戲的人》開始的,甚至在康德席勒,伊拉斯謨,柏拉圖那就埋下的 :作為文化要素的游戲,或在人類學意義上的游戲。
游戲到底是什么?它在人類的活動意義上意味著什么?而它又與今天的電子游戲有什么樣的關系?這些往往在各種學術討論,藝術策展,還有游戲玩家的合法性辯護中不斷出現(xiàn),混淆,顛倒,但這其中到底的意義是怎樣的?
周作人在其1925年出版的翻譯小集《陀螺》序中,將其所做的文字工作全都稱作「游戲」,并與日常談論的游戲區(qū)分開來,「平常說起游戲,總含有多少不誠實的風雅和故意的玩笑的意味,這也是我所不喜歡的,我的乃是古典文字本義的游戲,是兒戲(Paidia),是玩,書冊圖象都是(Paignia)之一?!?/p>
而這便是落日間網站的 paidia 之含義,也是我思考游戲的最初的出發(fā)點,始終糾纏著我。
本期播客我很高興能夠邀請到了陣地公眾號的主編和供稿人,也是法國哲學家巴塔耶的研究者,現(xiàn)在在巴黎高師的哲學博士生,成家楨來和我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我們從對兩種游戲(人類學意義上的游戲和電子游戲)的區(qū)分開始,追索到赫伊津哈的《游戲的人》之前的,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的《禮物》的非理性經濟人傳統(tǒng),再由此展開到巴塔耶對神圣,耗費與至尊性的游戲,還有宇宙能量的普遍經濟學的視角,同時也對人類學家大衛(wèi)·格雷伯的游戲觀點進行了討論,并且在連接其與電子游戲的關聯(lián)的方式上嘗試達成某些共識。此外,我們也討論到了,如埃德加·莫蘭,羅杰·卡約瓦還有其他有趣的卻鮮為人所關注的學者。
就像我們在討論中所描述的,人類學意義上的游戲和耗費不僅是人類文明的一種要素,并且其在今天以勞作,以積累和無限增殖的社會上,深入進行有關游戲的思考,或許可帶我們看到一條通往更多可能性與靈活性的道路,在巴塔耶所描述的那種天體的宇宙中,在馬塞爾·莫斯所指出的那個原始社會的禮物交換的邏輯里,我們今天的自以為是根深蒂固的刻板模式,僅僅只是一種歷史的偶然。
葉梓濤
落日間
嘉賓
陣地 Lefront:陣論 | 凱旋門的裹尸布
收聽

*掃碼進入小宇宙收聽,或在QQ音樂,蘋果等泛用性 Podcast 平臺搜索 落日間
Timeline
00:00 ?Last Words - Darren Korb - Hades: Originial Soundtrack
00:10 按
03:00 開場和陣地 Le Front
07:00 人類學意義上的游戲與「死亡」
12:50 從莊重嚴肅到輕薄算計的游戲
14:45 馬塞爾·莫斯的《禮物》與非理性經濟人視角
17:15 夸富宴(potlatch)中對財富的毀滅與競爭
21:00 非等級制的耗費權力根源
26:36 游戲的至尊性(souveraineté/sovereignty)
30:38 假設一場對財富不屑一顧的學術飯局
32:58 含混性與普遍經濟學的能量周期性的循環(huán)運動
37:00 游戲的神圣性與僭越
40:58 對如今的神圣與僭越的思考
44:45 大衛(wèi)·格雷伯的反功利性傳統(tǒng)
46:45 作為認識論視角的游戲與莊子
52:58 作為宇宙本體論的游戲
53:50 作為跨學科視角和作家的巴塔耶
56:30 傳統(tǒng)游戲與電子游戲視角對接的嘗試
67:00 中介:從拉斯科洞穴到界面與游戲引擎
71:35 對陣地的野生翻譯和寫作工作的關切
75:40 大衛(wèi)·格雷伯(David Graeber, 1961-2020)
76:50 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 1921 -)
81:10 羅杰·卡約瓦(Roger Caillois, 1913-1978)
85:15 人類社會的可能性
Shownotes

巴塔耶的譯介情況,南大出版社,拜德雅做過兩套主要作品的出版(大部分不是在哲學系),也有很多的青年學者(尉光吉(《眼睛的故事》),程小牧(《內在經驗》),趙天舒(《天空之藍》)等人),以及包括汪民安老師(《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 : 喬治·巴塔耶文選》),同濟大學張生老師(《通向巴塔耶》)都有編過或寫過專著。
關于「游戲的嚴肅性」的論文小部分的兩篇簡寫:
《“嚴肅”的游戲》
周作人在其1925年出版的翻譯小集《陀螺》序中,將其所做的文字工作全都稱作“游戲”,并與日常談論的游戲區(qū)分開來,“平常說起游戲,總含有多少不誠實的風雅和故意的玩笑的意味,這也是我所不喜歡的,我的乃是古典文字本義的游戲,是兒戲(Paidia),是玩,書冊圖象都是(Paignia)之一?!?/p>
《游戲的態(tài)度:如果不“嚴肅”,你就無法感受它的魅力》
“世間最膚淺的莫過于以淺薄的姿態(tài)面對正經事,世間最引人入勝的莫過于對待瑣事的事后顯示出你之所為絕非瑣事?!?伊拉斯謨在他的傳世名篇《愚人頌》的開頭這樣寫道。
成家楨《電子游戲:不同于人類學意義上的游戲》
通常,我們對游戲的談論是十分模糊的。2021年在上海舉辦的展覽“游戲的人”中,策展導言雖然使用了赫依津哈關于游戲的人類學理論,但從展覽內容來看,其中涉及的幾乎全部都是計算機發(fā)明以后的電子游戲(從街機、PC平臺到主機平臺,從單機、雙人到聯(lián)網游戲)…… 電子游戲獲得了各種不同的社會化的可能性,但這已經完全不同于赫依津哈意義上的游戲了。
馬塞爾·莫斯《禮物:古式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1]》
1.莫斯的業(yè)余愛好者學術旨趣 2. 表面無償,實際上卻是強制和利益交關,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3. 泛靈論,豪來解釋回禮的義務,收禮的危險。4. 交換是一種Melange,人們的靈魂溶于事物,事物溶于靈魂,人們的生活彼此相融。5. 交換是高過利益算計甚至鄙視算計的/斗雞游戲 6.生活就是不停的贈與取 7. 信用社會并不是以物易物的進化,而早在回獻的時間中就存有了 7. 歷史中充滿了賭博游戲,夸富宴游戲中輸?shù)镁獾睦印?. 給與別人禮物的同時,就是把自己給了別人;之所以把自己也給出去,給出的是一部分的自己,予人就是予己 9. 贈禮的反經濟性 10. 物品自己的意識,它們希望被送出。11. 人成為復雜計算機器,實際上是不久前的事 12.要走出自我,要給予,這是由來已久的不會錯的原則。

巴塔耶《被詛咒的部分[2]》
饋贈并非夸富宴(potlatch)的唯一形式,也可能通過大量摧毀財富來挑戰(zhàn)對手。正是經由這種方式,夸富宴酷似宗教獻祭,因為被摧毀物在理論上是奉獻給受贈人傳說中的祖先。在一個相對較近的時期,某位特林吉特人的首領在他的對手面前將他的幾個奴隸割喉殺死。在既定期限內,對手殺死更多的奴隸以回敬這一摧毀。西伯利亞最東北部的楚科奇人(Tchoukchi)也有類似于夸富宴的習俗,他們屠殺價值可觀的狗群,為了震懾并羞辱另一個部落。在美洲西北部,摧毀甚至達到焚燒村莊、砸壞船隊的地步??逃屑y章的銅條是一種錢幣,人們有時賦予其的虛擬價值使它成為一筆巨大財富,這些銅條不是被砸碎就是被扔進大海。節(jié)日特有的狂熱毫無區(qū)別地與財產的毀壞、累積的饋贈聯(lián)系在一起,意圖就在于震驚和壓倒對手。
我強調這一事實:不存在普遍意義上的增長,而僅有各種形式下對能量的奢侈揮霍!地球上的生命史主要是瘋狂的豐盛的結果:占據(jù)主導地位的事件是奢侈的發(fā)展和越來越耗費巨大的生命形式的產生。
巴塔耶 | 宇宙尺度下的經濟學
在實踐中,我所定義的原則指的就是:被我每天所吸收的卡路里的量,這是維持我生命所必要的部分能量,過剩的——如果我沒有變胖——則應該被完全耗費掉。我能夠來來回回、講話、吹哨、勞動或大笑。我將我的金錢放在一邊,而不是我生命的能量。
貢布里?!赌抉R沉思錄:藝術理論文集[3]》
藝術的起源”已不再是熱門話題。但是木馬的起源可能是個值得深思的題材。讓我們假定,那位驕傲地騎在木棒上走過地面的人,出于游戲或是玩魔法——有誰總能將這二者區(qū)分開來呢?——決定給木棒套上“真的”韁繩,甚至最終還要在它頂端安上兩只眼睛,或者加上幾根草當作鬃毛。這樣我們的發(fā)明家就“有了一匹馬”。他制作的一匹馬。
巴塔耶的「至尊性」(souveraineté/sovereignty)
張生《消耗,神性和圣性的奇跡,或與死神共舞——略談巴塔耶的至尊性概念》
“一般地說,我所談及的是它(至尊性)反對奴役和屈從的方面。在過去,至尊性屬于那些擁有首領,法老,國王,萬王之王名義的人,在我們把自己認同為那種存在——即今天的人——的形成中,它起著一種主導作用。但是,它同樣屬于各種神靈,至高的上帝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以及服務和成為神靈的化身的牧師,有時,他們與國王沒有區(qū)別;最終,它(至尊性)屬于整個封建和牧師的等級制度,它只在程度上與那些占據(jù)其高位的人不同。但是,進一步說,在本質上,它屬于所有那些占有和從來沒有完全喪失被歸之于眾神和“顯貴”的價值的所有人。”
巴塔耶以一個工人為例來說明至尊性的這個特點,倘若工人的工資讓他能夠買得起酒喝上一杯的話,他就會找機會來那么一杯,表面上,他是想借此來賦予自己體力,其實是他想通過喝酒來暫時逃離或者忘卻在日常生活中束縛著他的那套勞動原則的必須性,也即一個人為了養(yǎng)活自己而不得不遵循的所謂的“有用性”法則。但是,因為這杯酒中有一種“奇跡般的因素”,給了他一種“奇跡般的感覺”,所以,讓他有了一種在短暫的時刻中可以隨意支配這個讓他痛苦的勞動世界的感覺,從而使他得以獲得了某種程度的至尊性。巴塔耶認為:“從人的角度來說,在超越必需的情況下,欲望的對象就是奇跡;它是至尊的生活,超越了那種由痛苦所定義的必需?!?/p>
《頑主[4]》(1988)
「無賴就是無所依賴」
巴塔耶:勞作是奴役,游戲才是至尊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為我們打開了一個世界 —— 在其中,只有游戲(jeu)是至尊的(souverain),而勞作的奴役則被揭露:這 是 一 個 悲 劇 的 世 界 。
普遍經濟學的存在論基礎 - 能量的普遍運動
埃德加·莫蘭 | 巴塔耶,一塊隕石
在巴塔耶的幫助下,我發(fā)現(xiàn)耗費是毀滅性的(destructrice),但它毀滅是為了更好地創(chuàng)造,這一切都在一種永恒的運動之中。他的反思此外也融合了熊彼特(Schumpeter)的東西,后者在經濟學領域發(fā)明了“創(chuàng)造性毀滅”這個概念。實際上,熊彼特的“創(chuàng)造性毀滅”只是巴塔耶的“毀滅性創(chuàng)造”的另一面。這一切都為我打開了一個未知的視野。
巴塔耶 | 星系、太陽和人類
張生《從普遍經濟學到普遍歷史》
你們也知道我頭腦中的世界是什么嗎?要叫我把它映在鏡子里給你們看看嗎?這個世界是:一個力的怪物,無始無終,一個堅實固定的力,它不變大,也不變小,它不消耗自身,而只是改變面目;作為總體,它的大小不變,是沒有支出和消費的家計;但也無增長,無收入,它被“虛無”所纏繞,就像被自己的界限所纏繞一樣;不是任何含糊的東西,不是任何浪費性的東西,不是無限擴張的東西,而是置入有限空間的力;不是任何地方都有的那種“空虛”的空間,毋寧說,作為無處不在的力乃是忽而為一,忽而為眾的力和力浪的嬉戲,此處聚積而彼處削減,(像)自身吞吐翻騰的大海,變幻不息,永恒的復歸,以千萬年為期的輪回;其形有潮有汐,由最簡單到最復雜,由靜止不動,僵死一團,冷漠異常,一變而為熾熱灼人,野性難馴,自相矛盾;然而又從充盈狀態(tài)返回簡單狀態(tài),從矛盾嬉戲回歸到和諧的快樂,在其軌道和年月的吻合中自我肯定,自我祝福;作為必然永恒回歸的東西,作為變易,它不知更替,不知厭煩,不知疲倦?!?尼采《權力意志》第1067節(jié)
David Graeber《The Dawn of Everything: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5]》
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6]》
除了時間,沒有什么東西是我們的。時間就是一切,人什么也不是??上M的虛假循環(huán)時間是景觀時間?!阜铡菇洕托蓍e活動能夠流通,因為現(xiàn)實的日益貧乏?!?我們的時代沒有真正節(jié)日,因為沒有共同體也沒有奢侈?睡與醒的自然循環(huán)、生命不可逆時間即生命的磨損在現(xiàn)代生產制度中卻只是次要的考慮…… 古代社會的循環(huán)時間的消費與這些社會的真實勞動協(xié)調一致,而發(fā)達經濟的偽循環(huán)消費則與其生產的抽象的不可逆時間相矛盾。
吉奧喬·阿甘本《瀆神[7]》
色情攝影的裝置試圖消除的正是這種瀆神的潛能。它捕捉的,是人類通過使情欲行為脫離它們的直接目的而達到的,任由這樣的行為虛耗(far girareavuoto),褻瀆它們的能力。然而,這些行為也因此而使自己對一種不同的可能的使用開放,后者與伴侶的快感關系不大,倒不如說它是一種新的,(對)性的集體的使用,色情攝影就在這點上介入,以阻礙褻瀆的意圖并使褻瀆的意圖轉向。對色情攝影影像的團結一致而又令人絕望的消費因此而取代了對一種新的使用的許諾。
大衛(wèi)·格雷伯《債[8]》
大衛(wèi)·格雷伯《從莫斯到MAUSS:反功利主義運動的前世今生》
社會科學中的反功利主義運動(Mouvement Anti-Utilitariste dans les Sciences Sociales),簡稱MAUSS。這一派人是從20世紀初偉大的法國社會學家馬塞爾·莫斯那里得到的靈感。莫斯最著名的作品,《禮物》(1925年),可能是有史以來對經濟理論背后的假設最漂亮的批評。在“自由市場”正作為人性自然的且必然的產物灌輸?shù)矫總€人的大腦中時,莫斯的作品可能是與此關系最密切的。莫斯展示出,不僅是大部分的非西方社會,大部分現(xiàn)代西方社會也不遵循任何類似市場的原則。對于全球新自由主義的興起,敬重法國的美國學者看起來正處于無話可說的時候,MAUSS的學者們已經在攻擊它的基礎。
大衛(wèi)·格雷伯 | 如果我們不玩,那還有什么意義?
如果我們采用相反的觀點,并同意把游戲當作我們的起點(而非某些古怪的東西),當作不僅僅出現(xiàn)在龍蝦乃至一切生物身上,還出現(xiàn)在物理學家、化學家和生物學家所說的“自我組織的系統(tǒng)”的各個層面上的原則的話,會發(fā)生什么呢?這聽起來也許并沒有那么瘋狂。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br>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p>
在思考這個故事多年后,我震驚地發(fā)現(xiàn),這才是重點。眾所周知,莊子和惠子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喜歡花幾個小時這樣爭論。當然,那才是莊子真正要做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對方的感受,因為在談論魚時,我們正在做的恰恰是魚在做的事情:玩得開心,做著自己做得很好的事情,純粹是為了做這件事。參與某種形式的游戲。恰恰是這個事實表明您所持有的前提是錯誤的:您感到自己不得不試圖在爭論中擊敗我,并且很高興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即使哲學家主要是出于這樣的愉悅感而發(fā)動的,那也僅僅是出于這樣做的目的而行使自己的最高權力,這肯定是在自然的每個層面上都存在的原則,這就是為什么我也可以自發(fā)地在魚身上識別它的原因。
巴塔耶《天體》
如果我們考慮到愛丁頓(Eddington)的判斷的話(《銀河系的旋轉(the Rotation of the Galaxy)》,牛津出版社,1930),類似于我們世界的宇宙的真實的脆弱性就回應了這些方面。旋轉的‘爆炸’的無邊時間(在這種時間里,我們旋轉)只意味著不可比較的星際之廣闊處在危險之中:我們是其一部分的世界的深層本質仍是一種近乎物質之爆炸的旋轉運動。
巴塔耶《藝術的誕生:拉斯科奇跡[9]》
巴塔耶《眼睛的故事丨聖神·死人[10]》,對其的評論 羅蘭·巴特《眼睛的隱喻[11]》
「瑪塞爾穿著一條白色的吊帶和一雙白色的絲襪,而黑發(fā)的西蒙娜(她的……在我手中),穿的是黑色的吊帶和絲襪」
“我要你給我那難以名狀的快感,我要你說出它的名字。”……我腦海里構想的這一切都讓我透不過氣,但窒息感卻加劇著我的快感。在放肆大笑的同時,我感到自己痛苦萬分,歡愉的痙攣讓我渾身顫抖,我仿佛就要死去。
克勞斯·皮亞斯《計算機·游戲·世界[12]》
電子游戲允許對傳統(tǒng)的、人性化的游戲理論進行批判,而這些理論認為電子游戲偏離了所謂“游戲”的形式。所謂“游戲”的形式,從席勒(Schiller)到赫伊津哈(Huizinga)似乎都是變相的社會理論。然而,無論是作為前提條件,還是作為其理論公式的組成部分,他們對游戲的實質和技巧視而不見,而且他們在視而不見的同時又以游戲的名義爭吵。因此,這種游戲理論的特點是對媒介的結構性忽視,這使得他們既可以通過當時的游戲來隱藏自己的真實本性,又可以忽略任何特定的游戲且不將它們作為理論對象。
育碧《看門狗(Watch Dogs)[13]》
VGtime《看門狗2》評測:舊金山的黑客真風騷

原神《原神X必勝客整出的這場“瘋狂星期一”,把社死挑戰(zhàn)推到了新高度》
伽達默爾《美的現(xiàn)實性 : 藝術作為游戲、象征和節(jié)慶[14]》
阿蘭·巴迪歐《愛的多重奏[15]》
巴塔耶《天空之藍[16]》
埃德加·莫蘭《整體性思維:人類及其世界[17]》
生態(tài)意識是跟隨一個圍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發(fā)展起來的新科學出現(xiàn)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在一個既定的區(qū)域中,在植物界、動物界、氣候、地質、地理之間的相互作用,創(chuàng)造出的自發(fā)的、自我調節(jié)的組織系統(tǒng)。在地球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構成了我們所說的生物圈。生物圈圍繞著我們,我們曾經認為可以統(tǒng)治它和支配它。但是我們愈是支配它,我們愈是惡化它,我們愈是惡化了我們的生活條件。在這種關系中,我們愈是相信擁有自然,我們愈是被一種把我們推向極端——自我毀滅——的力量所驅使。
莫里斯·布朗肖《不可言明的共通體[18]》
羅杰·卡約瓦 《La Lecture des Pierres》

提到的礦石展覽:Trésors de la Terre - Galerie de Minéralogie et de Géologie

封面:William Higginson - Check[19]
參考資料
[1]
禮物:古式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72504/
[2]被詛咒的部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31841/
[3]木馬沉思錄:藝術理論文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86839/
[4]頑主:?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7690/
[5]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353301/
[6]景觀社會:?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758474/
[7]瀆神:?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42703/
[8]債:?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78654/
[9]藝術的誕生:拉斯科奇跡:?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64818/
[10]眼睛的故事丨聖神·死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74021/
[11]眼睛的隱喻:?https://www.douban.com/note/218678355
[12]計算機·游戲·世界:?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611182/
[13]看門狗(Watch Dogs):?https://hksource.ubisoft.com.cn/games/watchdogs
[14]美的現(xiàn)實性 : 藝術作為游戲、象征和節(jié)慶:?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45848/
[15]愛的多重奏:?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964304/
[16]天空之藍:?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54138/
[17]整體性思維:人類及其世界:?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27871/
[18]不可言明的共通體:?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70827/
[19]William Higginson - Check:?https://williamhigginson.com/check-contemporary-surrealism-artwork-chess-game

x

《落日間》是媒體實驗室落日間的播客欄目。
https://xpaidia.com/podcast/
感謝支持落日間的朋友們
歡迎贊賞或贊助落日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