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1428年戊申(宣德三年):宗景泰皇帝.朱祁鈺
【中國.明朝】1428年戊申(宣德三年):宗景泰皇帝.朱祁鈺
宣德三年八月十三日出生,明宣宗宣德皇帝次子,母賢妃吳氏。朱祁鈺是明朝第七代皇帝。
“代宗”的廟號,表明他不過僅是代替他人當皇帝,因被廢為郕王,死后也不能進明帝陵,只葬在京西金山。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當皇帝親征被瓦剌生俘的消息傳到北京后,朝內外一片驚恐。為安定人心,皇太后下詔,立朱祁鎮(zhèn)二歲的兒子見深為皇太子,又命郕王朱祁鈺為監(jiān)國,總理國政。
朱祁鈺上任后,果斷地懲處了土木之變罪魁王振的黨羽,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謙,確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京中的局面雖有了些起色,但塞北的瓦剌卻并末受到震攝,反以人質為要挾,不斷侵擾邊境,企圖迫使明廷割地賠款。
面對此情,大臣們紛紛上疏,提出眼下皇帝返國無望,皇太子又太小,只有另立一帝,才可使國家度過這危難之秋?;侍箅m不情愿,但也再無良策,只好下旨由郕王即帝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景泰,遙尊被也先扣押的正統(tǒng)皇帝為太上皇。
朱祁鈺在國難當頭的危機時刻登極,為中衰的明朝帶來一線希望。當時朝中有人提出南遷議和的投降方案,遭到以于謙為首的主戰(zhàn)大臣的堅決反對。于謙則提出,為防瓦剌長驅深入,應采取積極措施,趕造兵器,趕運糧草,招募兵丁,集合民夫,列營操練,出城守護。
對此,朱祁鈺全部采納。就在明朝軍民剛剛做好準備,嚴陣以待時,也先挾持著朱祁鎮(zhèn),親率數十萬大軍,直逼北京城而來。景泰帝命于謙為統(tǒng)帥,軍民同仇敵愾,初戰(zhàn)告捷,大敗瓦剌軍,取得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
土木之變后,也先萬沒料到俘獲一個正統(tǒng)皇帝,結果又冒出一個景泰皇帝,議和遭到拒絕;此時數十萬大軍已兵臨北京城下,卻又被打得大敗而歸。議和不成,進攻又失敗,只好在將英宗扣壓了一年之后,送還京城。
已即位稱帝的朱祁鈺當然不愿再讓出帝位。當朱祁鎮(zhèn)返回北京,朱祁鈺與他在東安門執(zhí)手相泣后,便將他送進南宮軟禁起來。
朱祁鈺在位期間,本來為抗擊瓦剌入侵還做了些好事,但出于確保自己皇位傳承的私心,又做了件大蠢事,即廢祁鎮(zhèn)之子朱見深的皇太子名位,立自己兒子見濟為皇太子,結果招致滿朝大臣甚至自己皇后的反對。景泰八年(1456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代宗下臺。
二天之后,即二月十九日,朱祁鈺在西宮病亡,年30歲。原在北京昌平陵區(qū)所營壽陵被廢,以親王身份葬京西黑山扈之景泰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