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編輯部》短記
深夜,趕上了最后一場《宇宙探索編輯部》。買票的時候,不出所料是包場,沒想到進去之后發(fā)現(xiàn)有一對情侶也在,不過他們沒過十幾分鐘就走了。于是,這廳里又只剩下我一個人。
我一個人,周圍除了電影在說話,其他什么聲音也沒有。我就在顫抖的畫面里,使勁盯著老唐看,想從他往外蹦的字里,“看”出來點什么。
我一開始是笑著看的,然后不笑了,到片尾的時候,阿姨進來了,我就沒好意思哭出來。
就像孫一通在廣播站說的那些話一樣(我就不劇透了233),科學(xué),(我泛化了一下下233),它太真了,我們認識不到它全部的樣子。然后,某一天,采石場的石頭落到了不知道誰的頭上,然后我們覺得這實在是太痛苦了,實在,“不可理解”“不可原諒”。于是,我們開始拜神,求佛、求菩薩,開始迷信。我們幻化可怖的苦難,局限在眼前的生活,詩歌和宇宙被我們排斥在外,我們自動關(guān)閉了耳朵。我們尋找短暫的安慰,變成了,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四川山村里,活著的人。
我記得讀過劉慈欣寫的一部小說,書名是《朝聞道》。某天,來自外星的高等文明在地球布下一座道場,邀請全世界的科學(xué)家前來,外星文明可以回答人類所有不知道的東西,包括那些,幾代人前赴后繼都無法回答的難題。然而,得到答案的代價是,所有知道的人將會在短時間內(nèi)被奪走生命。
真的會有人這樣做嗎?
前來問道的人絡(luò)繹不絕,排起了長隊。
求知欲與好奇心,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優(yōu)點。只不過,我們被暫時的困難絆倒了。我們不再做夢,其實是,我們不想做夢。追尋理想的代價太大了,太痛苦了。我,還是做個平庸的人吧!
仰望星空,星漢燦爛。
宇宙可就等在那里了,你看或者不看,他就在那。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