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地無極:尋訪韓城市漢代扶荔宮遺址
2017年7月15日,我跟隨蛋蛋一起前往韓城,大約下午四點多到達司馬遷墓。當大家在講解員地帶領(lǐng)下,游覽景區(qū)的時候,我和蛋蛋來到不遠處的扶荔宮遺址,對這里進行簡單地考察。

?
扶荔宮遺址位于韓渭公路東側(cè),緊挨著著名的司馬遷墓和祠,抬頭可見八路軍東渡黃河紀念碑;北側(cè)芝水潺潺,京昆高速公路從頭頂經(jīng)過,再往東就是黃河遼闊的灘涂。所以,這里自古就是連接陜西和山西的交通要到。

?
扶荔宮遺址的西側(cè)是近10米高的斷崖,目前這里正在進行道路施工,我們從圍欄的缺口處繞到斷崖下方,除了生活垃圾以外,未見任何陶片和遺跡。

?
在一座垃圾堆里,我無意中看到曾經(jīng)的文物保護碑,與旁邊嶄新的石碑形成鮮明的對比。它雖然已經(jīng)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是未來或許成為一件文物,如果沒人要的話,我能不能把它搬走?

?
石碑身后有一條小路,沿著斷崖的北側(cè),延伸至遺址的上方。由于此路的行人不多,所以地面上散落著不少陶片,斷崖上不時可以看到灰坑的遺跡,其中夾雜大量的陶片,土色呈青灰色,土質(zhì)較為疏松。


?
順著小路登上遺址的頂部,這里是一片茂密的小樹林,其中不時可以看到新挖的土坑,周圍散落著翻出的瓦片。在遺址上,還可以看到許多石塊,它們與司馬古道上的鋪地石較為相似,不知兩者是否有關(guān)?


?
在遺址上下行走一圈,我們采集到一些陶片標本,絕大多數(shù)都是西漢時期殘破的板瓦和筒瓦,表面裝飾著密集的繩紋,也包括器物的口沿、底部和把柄等殘件。正值伏夏,天氣悶熱,考察一圈下來,我的衣服已經(jīng)濕透。但是,手握一大把陶片,心中還是很愉悅!


?
《三輔黃圖》中記載:“扶荔宮在上林苑中,(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奇草異木…”1960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芝川鎮(zhèn)南門外的這處遺址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寫有“夏陽扶荔宮令壁與天地無極”字樣的漢磚,因而判斷這里就是著名的扶荔宮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