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于2023年世界水日將 La Dombes 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23年 3 月 22 日,法國將La Dombes命名為其第53個國際重要濕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fā)會、綠會)濕地工作組于《國際濕地公約》(《拉姆薩爾濕地公約》,Ramsar)官方網(wǎng)站獲悉,這個“拉姆薩爾濕地遺址”(在“拉姆薩爾濕地名單”上排名第2500位)為法國國際重要濕地的總面積增加了47,659公頃。
La Dombes 擁有 1,200 多個池塘,位于里昂北部的平坦平原上。它是候鳥(包括越冬鳥)遷徙的中轉(zhuǎn)站和避難所,尤其是在東歐和北歐的寒潮期間。

它是赤嘴潛鴨 (Netta rufina ) 的兩個主要筑巢地之一。其他筑巢鳥類包括小白鷺 ( Egretta garzetta )、白琵鷺 ( Platalea leucorodia ) 和白頭長腳鷸 ( Himantopus himantopus )。它是唯一的國家級白眼潛鴨 ( Aythya nyroca ) 定期繁殖地,自 2012 年以來一直是唯一的國家級大天鵝 ( Cygnus cygnus ) 繁殖地。讓 Dombes 濕地得以享有國際重要地位的其他物種有紅頭潛鴨 ( Aythya ferina )、鳳頭麥雞 ( Vanellus vanellus ) 和白腰杓鷸 ( Numenius arquata )。
La Dombes 以其鳥類而聞名,但其他特色物種包括黃環(huán)鏈眼蝶 ( Lopinga achine ) 和櫟黑神天牛( Cerambyx cerdo ),以及寬耳蝠 ( Barbastella barbastellus ) 和彼氏鼠耳蝠 ( Myotis bechsteinii)。

該濕地遺址用于長期監(jiān)控以及休閑狩獵和釣魚。它面臨四大挑戰(zhàn):反復(fù)發(fā)生的干旱問題,其頻率隨著氣候變化而增加;追求基于尊重池塘循環(huán)(交替干涸和泛濫)的傳統(tǒng)做法的水資源管理;減少與集約化農(nóng)業(yè)實踐對土壤的影響有關(guān)的影響,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以及外來入侵物種。

文/Samantha? 審/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