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了嘛?手游的“主角”越來越少了
曾經(jīng)的我也是第一批登上休伯利安的“艦長”。 也是羅德島的“博士”。 也是米諾斯危機(jī)管理局的“局長”。 我也曾指揮著女武神/干員/禁閉者,與一切邪惡做斗爭。 然而正在我意氣風(fēng)發(fā)志得意滿之際卻忽然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與我沒有關(guān)系了… 女武神/干員/禁閉者們再也不需要我的指揮,沒有我他們也在戰(zhàn)斗,甚至比沒有我時更好,我從無比重要變成可有可無,終于消失于臺前,多日甚至數(shù)年沒有人提及,仿佛這個世界上從沒有存在過我… 這個故事是否很熟悉呢? 近來在玩兒的游戲陸續(xù)都出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讓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铝耸钟蝿∏橹蟹奖阃婕掖攵O(shè)置的主角逐漸邊緣化,甚至被徹底刪除的? 過去的艦長,如今的博士,明天的局長? 艦長同學(xué)自不必說,從一開始有勇有謀的女武神團(tuán)寵迅速淪為會倒立劈叉螺旋升天的小丑,直至查無此人成為不可被提及的禁忌。 羅德島的博士,從謎團(tuán)重重?zé)o所不知算無遺策的神秘人物變成被栓在辦公桌旁的社畜,用口腔泡泡面的怪異生物…以及只在眾多干員臺詞中出現(xiàn)的,如同伏地魔一般不可多說的存在。 米諾斯危機(jī)管理局的局長,有勇有謀文武雙全,無數(shù)禁閉者傾心的對象,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解決黑環(huán)危機(jī)…終于生日不明,在一片要求刪除主角的聲音中,迎來了沒有主角存在的周年慶。 首先主角可以是艦長/博士/局長,可以是任何人,他(她)存在的目的即是增加游戲劇情中玩家的代入感。玩家有了代入感,更好的融入劇情,也便于游戲公司增加用戶粘性,更好的吸引玩家。 但萬事有利就有弊。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口味。 首先是代入不能的玩家群體,主角在面臨一些抉擇的時候難免做出選擇,但這不能讓所有玩家滿意,選擇了a,想選擇b的玩家不滿意,選擇了b想選擇c的玩家不滿意。 隨之而來的就是主角的性別問題,我原本以為這不是個問題,主角男女又能如何?而且很多游戲都可以自由選擇主角性別。但在一些極端玩家看來,那些和他們選擇不同主角性別的玩家就是異端,是不能允許的存在,他們不能允許自己喜歡的角色和另一種性別的主角在一起親昵,這太惡心了。隨之就會爆發(fā)爭吵,爭端,甚至引起大規(guī)模事件… 然后就是cp黨了,據(jù)我所知他們是一群喜歡某個角色與另一個角色在一起的玩家。而主角的存在就會影響他們喜愛的劇情,主角成為了“第三者”…… 于是乎,游戲公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邊緣化主角的存在,甚至于干脆抹殺掉游戲主角所有存在的痕跡,讓其連名字都成為不可提及的禁忌。 而從編劇的角度來看,或許從一開始就沒設(shè)想好一個以主角為核心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之所以為主角,不是因?yàn)樗鲋鹘?,而是故事都圍繞著他發(fā)展他才是主角。 但手游的性質(zhì)決定了其中的主角一般都不是故事的絕對核心。 而那個故事或許只有開頭的一部分圍繞著主角,后面的劇情還沒設(shè)想過,或者遠(yuǎn)沒有需要的那么長。 此刻游戲需要更新,故事需要延續(xù),編劇最省力的辦法就是將主角束之高閣,以新的女武神/干員/禁閉者為主角描繪全新的故事。 只要故事足夠精彩,就能能滿足絕大多數(shù)玩家。 寫過故事的小伙伴就會知道,故事越長,其中主角所牽扯的東西越多,可說是牽一發(fā)動全身,把他融入到一個新的故事里,需要照顧的東西是十分繁重的。 而與此相比一個新出場的人物的寫作難度呈直線下降,成本極低。 于是乎…主角消失成了常態(tài),我越來越難找到一款能讓我輕輕松松看劇情,看主角精彩冒險的手游了… 最近關(guān)注到一些事情,貌似喜歡的手游也有了主角即將消失的跡象,不由得發(fā)了一通牢騷。 你或許會說,想看劇情去看漫畫動畫電視劇啊,你或許會說,你這是對我們XXX黨的侮辱! 你杠你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