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遺電

元洪遭逄時會,得與創(chuàng)建民國之役。德薄位尊,時深惕厲。中間兩經當國,均不得行其志以去,退思補過,無時或忘。追維首義之初,主張罷言戰(zhàn)和,軍民分治,馴致裁兵廢督,身為之倡。一切措施,雖示能盡如人意,要無非力求和平統(tǒng)一,利國福民。不意十七年來,民生疾苦愈甚,國際地位愈危,桑梓之鄉(xiāng),屢經變亂,辛亥同志,顛沛流離,負國負民,殊乖素志,頻年兵連禍結天瘡痍滿目,久已疾首痛心;此之濟案發(fā)生,外交岌岌,牽動舊疾,已非藥石所鹿挽囘,有不能不瀝誠作最后之忠告者; (一)國民于濟案,應以沉毅態(tài)度求外交正義之解決,不得有軌外行動; (二)從速召集國民大會,解決時局糾紛; (三)實行墾殖政策,化兵為農工,勿使袍澤失所; (四)調劑勞資,應適合全民心理與世界經濟趨潮,統(tǒng)籌兼顧,豫定翔實法規(guī),行之以漸,毋率爾破壞社會組織及家庭制度,俾免各趨極端; (五)振興實業(yè),以法律保障人民權利; (六)正德利用厚生,不可偏廢,毋忘數(shù)千年立國之根本精神,道德禮教,當視物質文明尤為重要; (七)革命為迫不得已之事,但愿一勞永逸,俾國民得以早日休養(yǎng)生息,恢復元氣; (八)參酌近今中外情勢,似應采用國家社會主義,毋遽思破除國界,為外強所利用; (九)早定政治方針與教育宗旨,以法治范圍全國,應折中至當; (十)民元以來,凡無抵觸國體之創(chuàng)制,應仍舊保存,請勿輕議紛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