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醫(yī)學職稱論文的收尾工作?

一篇醫(yī)學職稱論文寫到最后,意味著我們離文章發(fā)表的部分越來越近了,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好醫(yī)學職稱論文的收尾工作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來討論討論。

討論的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
以下三個方面:
一、討論
1、對研究結果進行總體概括和科學總結。適當介紹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重點指出理論觀點和結果方面與本文的差異。可以引述相應的古代和現(xiàn)代文獻資料,所引資料能說明本文研究結果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對研究結果進行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評價,要防止過高估價和邏輯錯誤。
2、對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新事物、新現(xiàn)象及誤差,實事求是地分析原因,通過擺事實和講道理闡明自己的見解。
3、指出當前這一研究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作者本人研究工作中的問題或不足之處,并對今后的研究在方向上、方法上提出改進意見、建議和設想。
二、致謝
致謝一般置于論文全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內容要簡短具體,語言誠懇恰當。致謝是作者用書面形式,對論文形成中給予過各種幫助和支持的個人或集體、單位表示感謝。如受委托搜集資料、數(shù)據(jù)、答疑解難、審閱修改論文、提出建議,校訂稿件、繪制圖表、攝制圖片等提供過幫助,或雖參加過部分實際工作,以書面表示感謝。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列出的主要參考文獻,其順序以出現(xiàn)的先后為序。列出的參考文獻是作者直接引用、正式出版物公開發(fā)表,讀者能夠查閱到的文獻。未在正式出版物發(fā)表的資料一般不引用。所列參考文獻能反映作者立論科學、嚴謹?shù)膶W風,同時也表示尊重原作者的嚴肅態(tài)度,避免版權糾紛,向讀者提供信息的來源,便于讀者需要時查閱核對。
以上三個部分是醫(yī)學職稱論文的收尾工作,其中致謝是可以省略的,不是論文必備的結構,還是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必要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