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加盟店開出3000余家,錢大媽“不賣隔夜肉”能復制嗎?
錢大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一提出“不賣隔夜肉”理念的社區(qū)生鮮品牌,2012年成立,截至目前11年的時間已在全國多座核心城市與重點地區(qū)開設了3000余家加盟店,不僅是社區(qū)居民心中的“家門口的菜市場”更吸引了大批投資者。

那么錢大媽是如何做到的呢?畢竟生鮮行業(yè)是民生行業(yè),其市場前景一直都是廣闊的、潛力無限的,自然會吸引各方的目光。各方的涌入勢必會加劇行業(yè)競爭,企業(yè)想走得穩(wěn)、走得遠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錢大媽商業(yè)模式的核心是“不賣隔夜肉”,這一理念直接就將錢大媽與新鮮掛鉤。傳統農貿市場存在著設施簡陋、設計不合理、功能不健全、衛(wèi)生防疫能力差等問題,生鮮產品的品質是無法得到保證的。然而近些年,大眾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對高品質食材的需求也在增加。而錢大媽提出的“不賣隔夜肉”理念則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當代消費者對健康飲食和新鮮產品的追求,滿足了大眾對高品質食品的期望。

當然口號喊得再響亮,得不到落實也無法讓加盟店實現盈利。為此,錢大媽不斷嘗試并驗證了“日清”與“定時打折”機制,每晚七點開始打折出售未售出的生鮮產品,七點9折、七點半8折、八點7折,時間越晚、折扣力度越大,直至十一點半全場免費派送,以此保證消費者買到手中的產品都是不隔夜的、品質有保證的。通過這樣的“階梯式售價”,錢大媽既落實“不賣隔夜肉”理念,又精準地捕捉到消費者對生鮮食材的價格敏感度,自然會吸引大批消費者進店消費。
除了商品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之外,錢大媽在服務上也實現了個性化、差異化,小程序下單、線上買菜免運費、預約留菜等服務都更貼合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與偏好。
可以說,錢大媽不僅有新鮮不隔夜的商品顧客進店消費,更有人性化、精細化的服務來有效留客。客流有了門店自然有了利潤,品牌也自然能穩(wěn)步發(fā)展,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看到這,可能會有人想問,如果我們自營一家社區(qū)生鮮店,并復制錢大媽的“日清”模式,是不是也能穩(wěn)定盈利呢?關于此類問題,筆者想說,從11年開店3000余家的快速增長,我們不難看出錢大媽“日清”的優(yōu)越性,可是店鋪人來人往的表象背后也需要多個環(huán)節(jié)的協調配合。就拿貨品供應這件事來說,錢大媽堅持“日清”零庫存運轉,當晚十一點半清空當日上市商品之后,如果商品不能在第二天門店營業(yè)之前及時到店,長此以往門店的經營是無法保障的。為了避免這一問題,錢大媽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與完善。加盟店需提早兩天訂貨,供應鏈整合訂單并分解給供應商,供應商組織貨源在次日晚上完成交付,供應鏈要在當天晚上把貨分揀完成,再由配送體系在凌晨五點半之前送達終端加盟店,以保證門店的正常運營。
可見,錢大媽為了落實“日清”,實現“不賣隔夜肉”,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大到貨品的供應、服務標準的完善,小到一次促銷活動、一次打包稱重,如果不能將這些工作做好、做到完善,門店的很難穩(wěn)健運營的。所以說,錢大媽可以“復制”,但是僅“復制”一句口號是很難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