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詢:孩子青春期對家長不耐煩,怎么辦?
廣州聽說吧青少年心理咨詢導語
許多家長都感覺,進入初中、高中的孩子都變得叛逆,難以溝通,講不通道理。若對其進行管束,又被嫌啰嗦,總是對家長不耐煩,甚至有些敵對。
孩子的這種變化,讓家長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到底該怎樣對待孩子,不能不管,又不知道怎么管。廣州心理咨詢?yōu)槟庾x:孩子青春期對家長不耐煩,該怎么辦?
張女士:
“女兒今年13歲,剛上初一,以前挺聽話的,學習也在中上等。但自從進入初中后,就變了,非常叛逆,經(jīng)常跟我們對著吵,說一句頂十句,家里誰的話都不聽。我們?nèi)魏蔚年P心,無論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她都能理解為啰嗦,非常反感。
現(xiàn)在她寫作業(yè)磨蹭,對一切事情都覺得無所謂,態(tài)度不認真,這怎么行呢?為此我們道理都跟她講了,可她就是不改不聽,氣死人了!現(xiàn)在說一句話都被她說我們啰嗦,都不知道該拿她怎么辦了!”
廣州聽說吧青少年心理咨詢解讀:
初中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進入青春期,這一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飛速發(fā)展,希望能夠主導自己的生活,不愿意父母過多干涉自己。同時,在這個時期,他們內(nèi)心又充滿矛盾,又非常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當孩子進入這個時期時,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要順應孩子的成長做出一些改善和更新。
以前爸爸媽媽會覺得孩子還小,不懂道理,才會犯錯誤、不聽話,給孩子講清道理之后孩子就聽話了。但,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的就是講道理,其實很多道理他們都知道,但情緒一上來,理性思考就被屏蔽了。
比如,有一個初中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成績可以考上一個好的高中,但爸爸婚外情,父母經(jīng)常吵架。為此他對爸爸很憤怒,就故意不好好考試。父母怎樣循循善誘,他為了內(nèi)心的報復而不愿意順從。
當一個女孩子覺得父母的關心是啰嗦,除了孩子青春期叛逆外,也需要父母們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啰嗦?
比如:天天重復一樣的話,問一樣的問題;天天一大堆道理,叮囑孩子好好寫作業(yè),要聽話……這誰聽了能不煩?
沒有任何孩子會喜歡家長的嘮叨,包括成年人面對自己的父母的嘮叨。
嘮叨除了對孩子的關心和體貼,嘮叨里面還含有一種權威和控制。嘮叨給人傳遞的信息是“你不知道你該做什么,我必須告訴你,以免你犯錯”,而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非常介意別人說自己不行。
另外,有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讓32名平均年齡14歲的青少年們聽一段30秒母親批評他們的錄音,并同時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掃描。結果發(fā)現(xiàn),大腦負面情緒的區(qū)域,如邊緣系統(tǒng)的活動有所增加。
更讓研究者們驚訝的是,大腦負責情緒控制以及理解他人想法的區(qū)域,例如前額葉皮質的活動則有所減弱。
大腦掃描結果顯示,在母親無休止的嘮叨面前,青少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區(qū)域變得異?;钴S,而與情緒控制相關的區(qū)域則活性減弱。
研究結果顯示:“在實驗中,青少年的大腦關閉了社交過程,因此他們不會考慮到他們發(fā)脾氣會對給父母的感受帶來什么影響。大腦中涉及換位思考區(qū)域活動的減弱可以幫助理解為什么青少年和父母總會鬧矛盾?!?/p>
這項研究說明當面對老媽帶有批評性的語言時,孩子們通常會用情緒來回應,而社會認知過程有所減弱。
所以,當父母們用批評、責備去關心、教育孩子時,孩子往往只能感受到批評而不是關愛,大腦選擇用情緒來回應,對父母的任何話都感到不耐煩。
針對這樣的情況,父母不妨試著去鼓勵、欣賞孩子正確的行為和進步,少一些叮囑、嘮叨,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比如寫信、短信等方式,減少口頭教育。
如果親子關系過于緊張,孩子與父母比較對立,非常叛逆,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真正發(fā)展,父母最好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的幫助,改善親子關系,盡早引導孩子朝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