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巡洋艦介紹(二)-肯特級

在4艘霍金斯級巡洋艦完工服役后不久,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五個海軍強國在華盛頓共同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各國戰(zhàn)列艦、戰(zhàn)列巡洋艦、航空母艦等大于10000噸排水量的主力艦只做出了限制,而對10000t的戰(zhàn)艦卻沒有做出細致劃分。于是乎,在條約簽訂后,各國全部都按照條約規(guī)定的上限來設計建造新一代巡洋艦。肯特級便是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條約重巡洋艦郡級的第一批次。

該級艦共建造7艘: 肯特(HMS Kent),貝里克(HMS Berwick),坎伯蘭(HMS Cumberland),康沃爾(HMS Cornwall),薩福克(HMS Suffolk) ,澳大利亞(HMAS Australia),堪培拉(HMAS Canberra) 。其中前五艘裝備于英國皇家海軍,后兩艘裝備于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咸靥栍?924年11月15日在查特漢姆船廠開工,1926年3月16日下水,1928年6月25日完工,其余六艘也均于同年完成建造工作。

艦員:679-710人
標準排水量:9750t
改造后標排:10055t
艦艇尺寸:186m×20.9m×6.6m
裝甲防護:側舷主裝甲帶111mm(原為25mm);甲板裝甲厚度76-35mm;主炮塔正面裝甲25mm(薄皮大餡)
武備:
4座雙聯(lián)裝203mm/50倍徑 BL Mark VIII主炮(射程28030米,單門射速5發(fā)/分鐘);
2門152mm/50倍徑副炮;
4門單裝102mm/45倍徑 QF HA Mark V高炮,后改為4門單裝加2座雙聯(lián)102mm/45倍徑QF HA Mark XVI高炮(戰(zhàn)后加裝2門76mm/70倍徑Mark VI高炮);
2座4聯(lián)裝40mm /40倍徑維克斯Mark II 2磅砰砰炮(1938年改裝后又增加了2座);
2座4聯(lián)裝12.7mm維克斯Mark III高射機槍(1938年改造后拆除);
戰(zhàn)爭中加裝了6-12門40mm博福斯,8-14門20mm厄利孔;
2具4聯(lián)裝533mm魚雷發(fā)射管(改造后拆除);
284/286對空搜索雷達、271/273型對海搜索雷達、282/285型對空火控雷達;
艦載機:2-3架超馬林海象水上飛機
動力:8座鍋爐,2臺帕森斯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80000馬力;四軸
續(xù)航力:13300海里/12節(jié);3100海里/31.5節(jié)
最大航速:32.5節(jié)

30年代中后期,服役于英國皇家海軍的5艘肯特級全部進行了現(xiàn)代化改造。主要改造內容是加強肯特級為控制排水量而造成的薄弱防護,英國人在肯特級艦體舯部加裝了一條寬1.8米、厚110毫米的裝甲帶,從甲板一直延伸到了水線以下,防護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

此外還增加了水上飛機彈射器和起重機,以及防空火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薩??颂栐c諾??颂栆煌瑓⑴c了在丹麥海峽追蹤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于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的行動。

薩??颂栐诶走_成功鎖定了德國海軍編隊位置后,立即將消息傳達給了編隊旗艦諾??耍儆芍Z??藗骰赜\姴?。之后,兩艦持續(xù)追蹤,引導著皇家海軍主力艦前來攔截。


在丹麥海峽之戰(zhàn)后,兩艦加入了皇家海軍復仇艦隊 繼續(xù)追蹤俾斯麥,為之后擊沉俾斯麥號貢獻了力量。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時,康沃爾號被部署在遠東地區(qū)。該艦于1942年4月5日在錫蘭(現(xiàn)斯里蘭卡)科倫坡西南水域被IJN一航戰(zhàn)擊沉。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中的肯特級堪培拉號則在瓜島戰(zhàn)役的薩沃島海戰(zhàn)中被日軍巡洋艦重創(chuàng),后由美軍驅逐艦處理,成為了戰(zhàn)爭損失的兩艘肯特級之一。

幸存下來的肯特級,除坎伯蘭作為訓練艦服役到五十年代末,其余四艘全部在二戰(zhàn)結束退役,后被售出拆解。
附上堪培拉薩沃島海戰(zhàn)部分動漫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