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_大地之歌第三樂章:青春頌(3. Satz Von der Jugend)

馬勒《大地之歌》德文歌詞的漢譯
以及與原唐詩的比較
?
(刊載于《中央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季刊)2000年第3期)
(接上一樂章)
3. Satz?Von der Jugend(Li-Tai-Po)
第三樂章????青春頌(李太白)
譯者按:此乃馬勒改稱的標(biāo)題,貝特格《中國笛子》詩集中原題為“瓷亭” (?Der Pavillon aus Porzellan“)。譯者曾查對過兩種李白全集,并無此詩,因此無法作比較評論。但從原譯(?)者在這幾節(jié)詩本身提供的意象看,它們呈現(xiàn)的是自路易十四以來,歐洲宮廷中流行的羅可可式的所謂?Chinoiserie“(“仿中國風(fēng)”,或譯“漢化風(fēng)”)。這種風(fēng)格人們可以在腓特力第二在波茨坦“無愁宮”(Sanssuoci)中造的“中國茶亭”,慕尼黑公園中依然存在的“中國閣”,德累斯頓皮爾尼茨的“中國亭”,甚至在柴可夫斯基《核桃夾組曲》的“中國舞”或普契尼的《圖蘭朵特》中找到它的原型。譯者不認(rèn)為象李白這樣的大詩人會寫出這樣缺乏意境的詩來,懷疑此詩可能是象貝特克這一類歐洲二流詩人的中國仿制品。那么是否中國古典詩歌西方人就一定譯不好呢?不然。歌德翻譯的中國二流詩《百美圖詠》其意境和音韻的水平超過了原詩,他讀了小說《玉嬌梨》和韻文小說《花箋記》等作品,受其啟發(fā)寫下的《中德四季晨昏雜詠》就不能稱之為?Chinoiserie“了,因?yàn)樗鼈儾粌H散發(fā)著濃厚的中國氣息,而且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思想性。其中“暮色徐徐下沉”一詩(有勃拉姆斯的配曲和馮至的譯詩)已成為德國詩歌中的絕唱了。
?歌詞譯文(德中對照)
Mitten in dem kleinen Teiche
在小小的池塘中央,
steht ein Pavilllon aus grünem
有一只用白綠相間的
und aus wei?en Porzellan.
瓷磚建造的亭子。
?
Wie der Rücken eines Tigers
有一頂白玉砌成的橋
w?lbt die Brücke sich aus Jade
象高高拱起的虎背
zu dem Pavillon hinüber.
通向那瓷做的亭子。
?
In dem H?uschen sitzen Freunde,
在亭子里坐滿朋友,
sch?n gekleidet, trinken, plaudern,
穿戴漂亮,喝酒,聊天,
manche schreiben Verse nieder.
有的在賦詩寫字。
?
Ihre seidnen ?rmel gleiten
他們的綢袖高卷
rückw?rts, ihre seidnen Mützen,
他們的絲織小帽
hoch lustig im Nacken.
瀟灑地推向后腦。
?
Auf des kleinen Teiches stiller
小小池塘寧靜的水面,
Wasserfl?che zeigt sich alles
這一切美好的景象
Wunderlich im Spiegelbilde.
奇妙地反映在鏡子里。
?
Alles auf dem Kopf stehend
白、綠色瓷砌的
in dem Pavilllon aus grünem
亭子中一切的景物,
und aus wei?em Porzellan:
都倒立在靜靜的水面。
?
Wie ein Halbmond steht die Brücke.
拱橋象一輪新月,朋友們
umgekehrt der Bogen, Freunde,
在倒懸的弧形下面,
sch?n gekleidet, trinken, plaudern.
穿戴漂亮,喝酒,聊天。
?
宴陶家亭子(按錢仁康文)
?
曲巷幽人宅,
高門大士家。
池開照膽鏡,
林吐破顏花。
綠水藏春日,
清軒祕晚霞。
若聞絃管妙,
金谷不能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