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目搶先丨準備好了嗎?入門微單新選擇:富士X-T200上手體驗


就在農(nóng)歷春節(jié)到來的前一天,富士發(fā)布了一款XT系列微單相機的全新產(chǎn)品——X-T200。作為高端系列的入門型號,百位數(shù)的XT微單迎來了第二代產(chǎn)品。我們第一時間拿到了這臺相機,為大家?guī)黻P于它的上手體驗——待到春暖花開可以再次享受大自然時,不妨選擇它作為你的新年禮物,開始你的攝影生活吧!

關于X-T200的定位

當前富士的數(shù)碼相機可以分為GFX、X、FinePix三個大系列。GFX是中畫幅微單,X系列定位APS-C畫幅中高端微單,而在X系列里又能分為X-Pro、X-H、X-T和X-A四個子型號系列。作為其中的“中流砥柱”,如果你身邊有富士用戶,X-T系列想必是他們使用最多的機型——在眾多的富士相機中,X-T系列應該是最“無害”的選擇了?,F(xiàn)在市面上的X-T系列定位由高到低分為3、30、200三個型號,今天拿來上手的X-T200正是作為這個系列的入門型號而存在的,我們認為:如果你是一個剛剛接觸攝影的初級攝影愛好者,它不妨是你的好選擇。
關于外觀

在微單相機的機身設計上,一直分為兩大流派:一派是類似于便攜機(卡片機)機身樣式的設計,比如索尼家的α6XXX各型號,對于富士來說就是X-A系列的各個機型。另一個流派是“類單反”的機身設計,這一派的機身典型的特征就是外觀更像單反相機,機身頂部都有個“腦袋”——眼平取景器。
X-T200的機身設計走的就是典型的“類單反”的設計——畢竟X-T系列的定位偏向中高端用戶,類單反的設計更能體現(xiàn)出專業(yè)性。

我們拿到手的是一臺雅墨灰機身(由于X-T200還沒有正式上市,這個顏色的具體名稱還不知道,只能借用X-T30的顏色命名了),現(xiàn)在已知的還有至尊銀(借用X-T30的顏色名稱),有沒有黑色暫時還不知道。

X-T200依舊繼承了富士微單“復古”的外觀設計,線條直來直去,肩部配有轉(zhuǎn)盤,一副“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這也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文藝男女青年”選擇富士相機的原因吧。機身不大,比X-T30略小;重量很輕,只有370克(含電池和存儲卡)——也就是兩塊兒G-SHOCK手表的重量。


與X-T系列的兩位大哥相比,X-T200的轉(zhuǎn)盤設計更多的是向低一級別的X-A系列看齊:X-T200用一個模式轉(zhuǎn)盤、兩個指令轉(zhuǎn)盤和左肩的Fn轉(zhuǎn)盤。而在更高一級的X-T30上,則是快門速度轉(zhuǎn)盤、曝光補償轉(zhuǎn)盤和模式轉(zhuǎn)盤以及在機身前后兩處的指令撥盤。也就是說,X-T200機身上的撥盤數(shù)量要更少,通過撥盤操作的功能更簡化了。

機頂里是X-T200的電子眼平取景器,這也是“類單反”微單最重要的部分了。或許有些人會說,用這個級別相機拍照的人有多少能通過取景器拍攝呢?但是,眼平取景器給了這些用戶未來向著更高、更專業(yè)的取景需求提供了可能——因為相對于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影響的機背液晶屏,大多數(shù)專業(yè)攝影師更喜歡用取景器拍攝。

X-T200的機身背面是一塊3.5英寸、276萬像素的16:9觸摸翻轉(zhuǎn)屏。這塊翻轉(zhuǎn)屏并沒有采用X-T3/T30的上/下翻屏的設計,而是采用了與X-A7一樣的360度翻轉(zhuǎn)屏——X-T200能更好的滿足用戶的自拍需求。
另外,X-T200機身背面的按鍵很少,用搖桿進行大部分的菜單操作。當然,這或許是因為機身體積所限,還有就是產(chǎn)品定位所限了。

也就是說,X-T200的機身設計繼承了X-T系列面向中高端用戶的設計——諸如比較豐富的轉(zhuǎn)盤操作、更專業(yè)的眼平取景器;同時也借鑒了更低級別相機的新式設計——360度翻轉(zhuǎn)屏、搖桿操作取代選擇按鍵。可以說,定位還是很明確的。
關于性能
X-T200機身內(nèi)采用了一塊APS-C畫幅的2420萬像素CMOS傳感器。需要強調(diào)的是,與X-T3/T30不同,這塊傳感器并不是富士引以為傲的X-Trans CMOS系列處理器。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塊傳感器與X-A7的那一塊兒相似或者相同。

我們發(fā)現(xiàn)在其他的主要性能中,X-T200在感光度參數(shù)上(ISO-200-12800,擴展為ISO100/ISO25600/ISO51200)更接近于X-A7。但在連拍速度上(約8張/秒)和視頻拍攝方面(6K超采的最高4K/30P無裁切視頻拍攝、最高5倍的1080全高清高速錄制)則向著X-T30看齊。

當然,在X-T3/T30上搭載的F-log色彩模式在X-T200上欠奉了。作為補償,X-T200上首次提供了HDR視頻模式,可以采用多個曝光攝制組合多個視頻,增加畫面的動態(tài)范圍——或許富士認為,與其讓X-T200的用戶學習視頻調(diào)色,不如直接給個高動態(tài)拍攝算法來得直接。
關于視頻拍攝的另一個亮點是X-T200在機身側(cè)面提供了一個Type-C和一個3.5mm的音頻插口。尤其是這個3.5mm音頻口,相較于X-T30機身上僅有的2.5mm音頻口,X-T200可以不通過轉(zhuǎn)接器,直接連接絕大多數(shù)的專業(yè)麥克風——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我們用X-T30的同事每次都為沒帶2.5轉(zhuǎn)3.5的轉(zhuǎn)接器而懊惱不已……

同時,X-T200依舊提供了富士特色的膠片模擬和創(chuàng)意濾鏡功能。用戶可以選擇包括富士Velvia、PRO Neg.Hi、ASTIA、經(jīng)典正片、黑白等11種數(shù)碼膠片模擬。這也是很多攝影師和愛好者鐘情富士相機的原因之一。富士80多年的攝影膠片生產(chǎn)歷史也真不是蓋的。



關于新發(fā)布的XC 35mm F2鏡頭

前幾天與X-T200一同發(fā)布還有一只適配于APS-C畫幅微單的XC 35mm F2鏡頭。這支鏡頭的定位也很明確,是一只典型的入門標準定焦鏡頭。這是鏡頭的焦距相當于35mm規(guī)格下的焦距約53mm。這支鏡頭很小、很輕,采用的是塑料鏡身和塑料卡口。濾鏡直徑僅43mm,重量僅130克,雖然沒有公布售價,但我們認為應該在人民幣1000元(富士官方定價為199美元)左右。

我們用這支鏡頭進行了拍攝體驗。首先,作為一支定焦鏡頭來說,光學素質(zhì)還是符合預期的,保留了富士鏡頭畫面比較銳利的風格,同時這支鏡頭雖然沒有什么先進的電子技術,但對焦速度稍慢,但一般情況下完全可以接受。搭配X-T200使用,是可以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體積和重量控制,在這幾天的使用中,我們經(jīng)常把它們放在大衣兜里,方便攜帶同時也能快速拿取。
購買建議

X-T200預計于2020年2月下旬正式發(fā)售,富士官方對機身的定價為700美元(約4800元人民幣),與它的“大哥”X-T30相比,便宜個約1500元左右,相較于第一級別的X-A7,只貴了大約200元——這就很明確了,X-T200的定位絕不是簡配的X-T30,而是高階版的X-A7。
通過我們的分析,也不難看出X-T200的主要性能更接近于X-A7而非X-T30,但與X-A7相比,X-T200提供了更好的視頻拍攝性能和機身素質(zhì),更重要的是,當你有朝一日需要更專業(yè)的創(chuàng)作需要時,X-T200可以提供與X-T30相同的236萬像素OLED電子眼平取景器——當你真正需要通過取景器拍攝時,就會覺得這多付出的幾百塊錢是值得的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新晉的攝影愛好者、有些“文藝范兒”,喜歡拍視頻、做Vlog,不妨等到春暖花開時帶上這樣一臺相機開始你的攝影生活。它不會給你帶來過大的資金壓力,卻能給你更有意思的拍照體驗。

以下是我們用X-T200+XC 35mm F2拍攝的部分照片,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