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角落處的平凡民工,流汗流淚,只為等到夢中的“春天”
愛恨交織,生活無奈。這是八十年代絕大多數(shù)農(nóng)民工的心聲寫照,農(nóng)民工作為城市發(fā)展的主要建設者,他們的流血流汗應該要被記錄,我想這是管虎導演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平凡與真實是這部劇的標簽,電視劇一經(jīng)播放,讓觀眾有一種莫名的酸楚之感。全劇以“可”字貫穿,每個農(nóng)民工“可”字加的后綴不同,大致如下:
可憐可恨-謝老大
說他可憐,是因為謝老大每天都左右于老板與民工之間,該發(fā)工資的時候多少次都讓他犯難,因為在那個老賴縱橫,蠻不講理的老板那里,謝老大就是磕破頭皮也不一定能拿到一毛錢工資,工資對農(nóng)民工來著是支撐妻兒老小的經(jīng)濟重要來源,是他們的命根子。每天回到工地,謝老大總是要緊皺著眉頭,希望民工兄弟能夠可憐他,他的苦楚過來人才會懂的。

說他可恨,是因為他有著絕大多數(shù)窮人身上的劣根性,在日子緊巴的年代,他在琢磨著如何節(jié)省農(nóng)民工的開支,菜里無油,粗茶淡飯,謝老大想用這種方式鼓起自己的腰包,商人重利輕別離,出門在外的哪個人不想著衣錦還鄉(xiāng)。
可憐也好可恨也罷,歸根結(jié)底就是生活所迫,殘酷的現(xiàn)實不得不逼著謝老大這么做,在那個慌亂的年代,謝老大不僅僅要逢場作戲,而且他家里還有一個生大病的兒子,從一名父親的角度考慮,能夠體會謝老大的內(nèi)心凄苦,真的有一種杜鵑啼血猿哀鳴的傷感情懷。

可敬-楊志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同樣也充滿著無奈,這句話放在楊志剛身上再合適不過,一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為了夢想,打拼在城市中。一無技術二沒手藝的年代,只有通過苦力去贏得那份失去多年的尊嚴。作為農(nóng)民工其實不是楊志剛最終目的,他的目的是尋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母親,其實楊志剛的童年并不完美,父親在鄉(xiāng)下是一個游手好閑的“惡棍”,母親受不了父親的家暴被迫離開了自己幼小的兒子。

說他可敬是因為楊志剛的身上有很多我們年輕人需要學習的優(yōu)點,排在首位的就是孝順,百善孝為先,不管吃多少的苦,不管工地上的磚瓦多么燙手,楊志剛的心中信念不變,那就是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說他勇敢,是因為楊志剛總愛打抱不平,有種“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大俠情懷。應該說,楊志剛的身上保留著農(nóng)村小伙子善良淳樸,在大城市的打拼過程中,他的人心靈沒有被金錢所觸動,是一位很具有發(fā)展?jié)摿Φ男』铩?/p>
可愛-薛六
黃渤將這一角色拿捏死死的,只要他一出場,便自帶很多的喜劇光彩,一口流利的山東話,平時的一舉一動也都在顯示出薛六身上的“吊兒郎當”。這只是表面上的可愛氣,其實本人物最重要的就是內(nèi)心也是相當?shù)摹翱蓯邸薄?/p>
為了愛,薛六不惜喜歡一位身懷有孕的被拋棄女孩,并且兩人在相處后不管多難,也要相互扶持走向永遠。黃渤所飾演的人物偌大的同情心感動著每一位觀眾,這也能夠再次顯現(xiàn)出,農(nóng)民工身上善良,素來就有同情之心。
這樣的苦痛一去不復返了
一張張鮮活的面容,不是只言片語就能夠講明,這部劇中所反映的農(nóng)民工最為真實,與其說它是一部電視劇,不如說它是真實寫照的農(nóng)民工紀錄片。

曾經(jīng)聽著這樣的一句話,讓人覺得特別酸楚:農(nóng)民工蓋了一輩子房子,自己卻換不來半平。不可否認的是,早年的民工身上大多有如同魯迅筆下的阿Q的影子,但在新時代,農(nóng)民工兄弟們站起來了,他們的權(quán)益能夠得到很大保障,為這個偉大的時代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