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繡:非遺傳承

? ? ? ?

李德鵬與蜀繡結緣于2006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習了17年了。當她第一眼見到蜀繡,就深深喜歡上了,經(jīng)人介紹后,跟隨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四川省非遺傳承人白樺學藝,直至今日。
???????? 當克服了種種困難,掌握了蜀繡技藝后,李德鵬開始探索如何讓繡品變得更好更美。于是,李德鵬和繡坊的同事們將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中比較好的針法融會貫通,并且結合了涼山的彝繡和羌繡,獨創(chuàng)了新“繡”——建昌景秀。她說:“為了展示涼山特色,我們?nèi)谌肓艘屠C和羌繡,特意準備了部分有著涼山民族特色元素的作品。我們的景繡把中國四大名繡很多優(yōu)秀寶貴的針法和技藝都融入了進來,是一種‘新’繡,現(xiàn)代人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希望能夠適應大家審美的提升。”
?????? 在李德鵬看來,只有不斷傳承,蜀繡才能“活”起來。她說,作為非遺傳承人,她有責任將蜀繡傳承下去,接下來,她還將為中小學生提供學習場所,讓他們學習刺繡,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學習蜀繡的種子,讓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發(fā)揚光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