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備考過程中自欺欺人的行為,退!退!退!
1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有不少朋友備考過程中知道很多注意事項,也清楚地懂得許多道理,常常卻會陷入“明白許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陷阱當中。究其原因,不過就是思想上的哲學家,行動界里的侏儒。要知道,努力其實從來沒有捷徑,克服困難的過程誰都一樣,有時候你想一萬遍都不如做一次來的有成效。
2只看網(wǎng)課不刷題
是誰一看網(wǎng)課嘴角就都要咧到耳根子上了,哦,是你圖片。看網(wǎng)課比較于自己做題來說確實更加輕松一些,甚至由于一些老師的網(wǎng)課比較的幽默有意思,很多同學似乎將網(wǎng)課當作了綜藝來看。一邊認為自己花了幾個小時學習新知識,一邊樂呵呵地知識完全沒留下點印象。看網(wǎng)課最大的迷惑就是,看似學到了,一做起題目就啥公式都不記得了。
3一味刷題不復盤
當然,刷題有時也能產(chǎn)生愉快的成就感,但是,無腦刷題錯誤引導了多少考生?有些同學看上去確實是做了很多卷子,實際上題海戰(zhàn)術卻只是事倍功半?;ㄙM了大量精力在一些已經(jīng)掌握了的題目上,或是花了大量時間在不必要難題的牛角尖上,這都是備考過程中應當盡快避免的做題習慣。另外,不復盤也是很多同學容易犯的錯誤。只有用腦子去思考,歸納總結(jié),知識才會轉(zhuǎn)化成自己的。
4思維惰性
就和健身一樣,如果你長時間做同一種動作或者運動項目,你會感受到越來越輕松,大腦傳遞的正向興奮能量告訴你,你做這個動作會獲得更多的愉悅感,于是你每一次去健身都會偏向于選擇這個運動項目。但是,如果長期選擇同一種運動項目,那它所訓練到的身體部位其實始終都是相同的。我們也都清楚地明白"用進廢退"理論所闡述的意思。
所以,對于思維的訓練同樣也是如此,當你習慣了某一套做題方式和技能,你會感到輕松和熟練,但如果你只是滿足于此,不去接受新的方法,那么思維的訓練則會大打折扣。有很多同學就是習慣了自己固定的做題習慣,對于做錯的題目,難以接受答案提供的其他方法。如果不根據(jù)更優(yōu)方法去精進自己的答題模式,其實這樣是不利于你去做更多類型的題目的。
5盲目做精美筆記
始終知道一點,復習是學知識的,是要把知識學扎實的,能夠靈活運用知識才是王道。做筆記的目的是更好的幫助我們查看知識點,歸納和總結(jié),堅持一條原則就足夠:自己能看懂就行?;ㄙM大量時間在做精美筆記的時候,注意力其實也會更容易分散。
6遇到計算量大的題就直接看答案
往往你最容易忽視的計算能力很有可能成為阻礙你上岸的最大殺手。對于許多學數(shù)學的同學來說,計算能力的考察也是整個考試過程中的一大重點,如果你抱著"這道題我會,考試的時候我肯定能算出來"的心態(tài)去做題,那真的是致命打擊。這樣的分不拿到你不覺得可惜嗎!計算能力一定要從每天的刷題中培養(yǎng)起來!
7適當放松≠放飛自我
我們說備考過程中確實需要適當?shù)男菹ⅲ沁m當?shù)姆潘刹⒉皇沁^度放飛自我,不是說學了一天就休息半天,學了2小時打游戲1小時,合理的放松方式是選擇有益于身心的健康方式,自我感動式的復習方法最后能感動的也只有你自己了。
8只在乎及時滿足
備考過程是一個磨練人的耐力的過程,備考帶來的成就感是源自長時間積累帶來知識上充盈的延遲滿足,不計較一時的得失,不因為這一道題做出來而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及時改正,把眼光聚焦于一天學了多少當中,才是備考的有效方式。
很多道理其實我們都懂,往往是懶惰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我們都知道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苦干才是唯一選擇。所以!克服懶惰是第一步。別人堅持不下來的,你要堅持下來;別人讀不到的研究生,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