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周法尚 字德邁

周法尚 字德邁
?

周法尚(555年-612年),字德邁,汝南郡安成(今河南省汝南縣)人。南朝陳大臣周炅的次子,陳武帝的外孫。周法尚年十八,為始興王陳叔陵中兵參軍,隨即加封伏波將軍。周炅死后,監(jiān)定州事,都督其父本兵。因戰(zhàn)功升任使持節(jié)、貞毅將軍、散騎常侍,領齊昌郡太守,封山陰縣侯,食邑五千戶。長沙王陳叔堅告他謀反,周法尚因此投靠北周。周宣帝甚為優(yōu)寵他,拜開府、順州刺史,封歸義縣公,邑千戶。賜良馬五匹,女妓五人,彩物五百段,加以金帶。隋文帝任北周丞相時,司馬消難作亂,周法尚的舅舅及家屬三百人被司馬消難擄掠到陳朝。
隋文帝即皇位后,周法尚為巴州刺史、衡州總管,改封譙郡公,封邑二千戶。文帝在洛陽時,因為法尚投降北朝,有大功于國,賜給他金鈿酒鐘一雙,彩五百段,良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鼓吹一部,并大肆宣揚降將所得的榮寵。一年后以衡州總管轉任黃州總管,使經略江南,伺探南陳動靜。
伐陳之役中,以行軍總管隸屬秦王楊俊,率領舟師三萬擊破陳城州刺史熊門超,轉任鄂州刺史,不久遷任永州總管,率領黃州兵三千五百人為帳內親兵,招降陳桂州刺史錢季卿、南康內史柳璇、西衡州刺史鄧皓、陽山太守毛爽等,擊破陳定州刺史呂子廓,賜彩五百段,奴婢五十口,并銀甕寶帶,良馬十匹。
開皇十年轉任桂州總管、嶺南道安撫大使、檢校潞州事。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周法尚轉任云州刺史,三年后轉任定襄太守,進位金紫光祿大夫,拜左武衛(wèi)將軍。出為敦煌太守,尋領會寧太守。
大業(yè)七年(611年)隋煬帝征高句麗,率領舟師水軍為朝鮮道水軍總管。之后,與將軍宇文述、來護兒平定楊玄感之亂,在山東擊敗王薄、孟讓義軍,次年在滄海(東海)水軍中去世,時年58歲,追贈武衛(wèi)大將軍,謚號僖。其子周紹范,為唐太宗的大臣,周紹范子周道務,為唐太宗臨川公主李孟姜的駙馬。
統(tǒng)帥 B
(法尚以驍武之姿,當有事之日,平陳國,安嶺南,討遼東,征伐四夷,誠足嘉焉。)?
武力 B
(周法尚督父本兵,往來征討,親當矢石。)?
軍謀 B+
(周法尚好讀兵書。及歸周,陳將樊猛濟江討之,法尚遣韓朗詐為背己奔陳,偽告猛曰:“法尚部兵不愿降北,若得軍來,必無斗者?!泵鸵龓熂边M。法尚設奇兵,大敗之,猛僅以身免。又討桂州人李光仕,法尚捕兵列陣,親率奇兵,蔽林設伏。兩陣始交,法尚馳擊其柵,柵中人皆走散,光仕大潰,追斬之。后遂州獠叛,軍將至,賊棄州城,散走山谷間,法尚捕不能得。于是遣使慰諭,偽班師,日行二十里。軍再舍,潛遣人覘之,知其首領盡歸柵,聚飲相賀。法尚選步騎數千人,襲擊破之。)
智略 C+
(周法尚與長沙王叔堅不相能,叔堅言其將反。陳宣帝執(zhí)禁其兄法僧,發(fā)兵欲取法尚。其下將吏皆勸之歸北,法尚猶豫未決。長史殷文則曰:“樂毅所以辭燕,良由不猶已。事勢如此,請早裁之?!狈ㄉ兴鞖w于周。后司馬消難作亂,陰遣上開府段珣率兵陽為助守,因欲奪其城。法尚覺其詐,閉門不納。)?
內政 C-
(周法尚數為刺史,經略江南。)
魅力 B
(周法尚少果勁,有風概。隋文帝幸洛陽,召見,賜鼓吹一部,法尚固辭,上曰:“公有大功于國,特給鼓吹者,欲令公鄉(xiāng)人知朕之寵公也?!奔盁凼?,復臨滄海,在軍疾甚,謂長史崔君肅曰:“吾再臨滄海,未能利涉,時不我與,將辭人世。立志不果,命也如何!”言畢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