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服·更新之前】答完這些問題,就差不多“完全掌握”《綠野幻夢》了
隔熱服的下一份投稿又何必一定要來自隔熱服(x
這個月三次元的事情有點多而雜,改變一下更新形式,是時候推進一下本頻道的主線任務了:
這次活動中,我能感受到一個籠罩著全篇故事的“意境”,挖掘、感受這個“意境”的過程挺美妙的,我不想在更新之前剝奪各位的這份體驗。所以,本文將引導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去親自探索。
我將提出一些我認為對理解《綠野幻夢》很關(guān)鍵的問題,而由你們來回答(評論區(qū)也好,專欄也好、視頻投稿也好)。最佳回答將會獲得... 獲得... 獲得我的動態(tài)轉(zhuǎn)發(fā)(??????)??
這當然算不上什么獎勵,不過大家來聊劇情也不是為了獎勵不是嗎。
如果最后,各位的答案讓我無法再補充些什么,那我就不用更新啦(*???)
雙贏!
受能力限制,本文未必能包括所有有趣的、或重要的問題,如果你有想要補充的,或者不太明白想要一起聊一下的,歡迎在評論區(qū)提出。
閑話休提,進入正文!

直拳:情緒沖擊
文學作品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或許可以抽象成這么一個過程:作者把腦海中的情感翻譯成文字——讀者通過文字獲取某種情感。
如果這種情感很強、或者讓人不愿意接受,那么就會引發(fā)讀者思考:為什么我會這么悲傷/憤怒/放松/痛快?為什么這件事一定要發(fā)生?
比如,為什么霜星一定要死去?沒有別的可能了嗎?
所以,無論設定再怎么新奇,劇情再曲折,讓人深入挖掘的動力往往還是最直接的情緒直拳。
而《綠野幻夢》情緒最飽滿的情節(jié)是哪些呢?
這很個人,對于我來說有兩幕,一是格雷伊站出房間放光球分散暴走銀色物質(zhì)的注意力,二是多蘿西把自己也連接進中樞時,看到的夢境和思考。
格雷伊的一幕讓我覺得莫名地很燃,多蘿西在夢中流淚的一幕不知為何直擊我內(nèi)心,我說不出理由,但我有點哽咽。
為什么我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感受?它們的源頭是什么?它們有什么聯(lián)系嗎?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了通過理性和邏輯,讓這份模糊的感動更加清晰。
【我無法猜測各位的閱讀體驗,可能我們的感受不盡相同,但既然你都點進來了,還希望先別否認我的感動 (*′?`),正如同我也無意否認任何人的閱讀體驗?!?/p>
基礎:情節(jié)層面
搞清楚故事講了什么是理解的基礎,不然后面所有解讀都是空中樓閣。
我們需要先弄明白多蘿西和格雷伊經(jīng)歷過什么、做出過什么抉擇。
去路是由來路決定的。
多蘿西和格雷伊從何而來?他們在劇情里決定要往何處去?明確了這兩點,我們才能用“來路”解釋“去路”,希望由此可以掌握這兩個角色,因而理解為什么上面提到的兩幕會讓人感動。
邏輯清晰了嗎?接下來問題來了:
- 格雷伊是如何加入羅德島的?是什么讓他出發(fā)?
- 格雷伊在這次活動和誰說過話,他分別都是什么立場?(可以無立場,畢竟有些對話是單純推進劇情)
- 赫默是如何評價格雷伊的?
- 多蘿西的起點在哪里?她和過去的哪個角色有過相同的發(fā)言?他們兩個有什么共同點?(好吧,答案是安多恩,和對救人的偏執(zhí),這很關(guān)鍵,所以我直接指出了。)
- 多蘿西對所有人都很溫柔,這種溫柔是真摯的還是虛假的?她有沒有以任何形式、不可逆地傷害過她幫助的對象?
- 多蘿西的實驗目標是什么?代價和副作用是什么?
- 她的實驗是如何被其他人看待的?(最后這個需要分類討論)對于這些看法,她做了什么作為回應?堅持還是放棄?
進階:理解和對比
故事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大概知道了,但情節(jié)中產(chǎn)生了一些矛盾,這些矛盾在對讀者發(fā)問:為什么?
同時,不同角色之間開始形成關(guān)聯(lián),誘使我們開始對比角色之間的異同。他們對于同一個話題,為什么有著不同的立場?
對于格雷伊:
- 他和桑尼有什么分歧?為什么?他們分別經(jīng)歷過什么,導致了他們對“未來”、“希望”有不同認識?最后他們的分歧消除了嗎?
- 赫默在評價格雷伊時在拿誰和格雷伊做對比?答案是萊茵生命研究員。他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哪幾個萊茵生命研究員和格雷伊在面對相同的情況時做出了不同的抉擇?為什么會不同?
對于多蘿西:
- 為什么赫默和桑尼反對多蘿西的實驗?他們反對的時候理解多蘿西在做什么嗎?
- 多蘿西為什么愿意接受他們的反對?
- 多蘿西面對以母親為首的拓荒者時,和她面對愿意成為實驗對象的拓荒者時,行動上發(fā)生了什么改變?是什么造成了這個區(qū)別?
- 為什么多蘿西愿意摧毀中樞?她從母親所經(jīng)受的災難中走出來了嗎?(這兩個問題是同一個答案)
延伸:有趣的地方現(xiàn)在才開始
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基本掌握故事劇情,也明白了主要角色的動機、行為邏輯、甚至思想轉(zhuǎn)變。但這些只是“知道”和“理解”而已,還可以走得更遠,看到更宏觀的角色之間的聯(lián)系、虛構(gòu)的故事和真實的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
格雷伊:
- 挑明上一段的問題:斐爾迪南和格雷伊有什么區(qū)別?為什么斐爾迪南最后沒有把遞質(zhì)打進體內(nèi),即便這樣做保證能救他一命?
多蘿西:
- 多蘿西的實驗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既沒有剝削技術(shù)的使用者,也不是幫使用者從現(xiàn)實的困境中逃到美夢里。既可以隨時停下,也沒有可見的副作用。她完全地關(guān)心著實驗人員,她也被實驗人員絕對地信任著。為什么盡管這樣,多蘿西依然是無法被接受的“科學狂人”?
-?承接上一個問題,赫默反對多蘿西,和塞雷婭反對總轄克麗斯騰,這兩者有何異同?
- 如果多蘿西的技術(shù)在當前的哥倫比亞無法被接受,在什么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它可以被接受?是否存在這么一個社會環(huán)境?如果不存在,難道永遠不繼續(xù)這方面的研究嗎,即便已經(jīng)證實可以做到?
聯(lián)系多蘿西和格雷伊的故事:
- 哥倫比亞發(fā)展到今天仰仗的是什么樣的精神?這個精神如何被體現(xiàn)在這次故事的絕大多數(shù)角色身上?這種精神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是否依然不變?還是遭到了什么東西的侵蝕和扭曲?
- 為什么拓荒者要離開家園、走進荒野?過去的拓荒者是怎樣的?如今的拓荒者是怎樣的?

至此,當你回答完上面所有問題,你應該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之后再去理解各個主任、理解具體的細節(jié)就很簡單了。同時,也應該能明白,格雷伊和羅多西的兩幕背后,感動人的內(nèi)核是什么。
如果發(fā)現(xiàn)回答完依然云里霧里的,可能是因為上面的回答并不準確,可以在評論區(qū)討論,但我更建議你回到對應的原文中去重讀。又或者等一下可能存在、也可能不會有的更新。
又或者你想理解的是繆爾塞斯、克麗斯騰、或者霍爾海雅。那完全是因為信息不全,就不要強求理解了。
如果大家都懂得差不多了,那這次活動的更新就咕了( ??ω??)
加油,我看好你們!
另外,這只是對大綱、對故事邏輯的賞析,對文案、對文筆、對修辭的賞析則是另一回事。感興趣的我們下次再聊(*′?`)

最后,一點評論規(guī)則:
這次就不用【隔熱】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加上這個標記的評論如果本身是讓人火大的,依然會讓人火大。不如做一點功能性更強的標記。
如果你是嘗試回答一些問題,可以加上【答】。如果你想補充一些你認為重要的問題,可以加上【問】。
如果你只是想水評論,那就隨便你吧。
如果評論區(qū)寫得不夠爽,那也可以投稿然后在評論區(qū)留下連接。如果我沒有回應,要么是我三次元太忙了,要么你再考慮一下,一篇文章怎么寫才比較好讀,這不容易的( ′?`)
可以考慮一下按照“觀點”+“證據(jù)”+“解釋證據(jù)為什么支持觀點”+“重申觀點”的四步結(jié)構(gòu)來組織文字。
如果我偷偷刪掉你的鏈接,那也是參照后一個原因(???)
另外還有一點規(guī)則是照舊的,面斥不雅。為了避免不雅,我這次的處理就直接一點了( ??ω??)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讓你很想“面斥”ta的評論,可以@我來進行調(diào)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