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737-2022 英文版 鋁基復合材料 碳化硅體積分數(shù)試驗方法 溶解法
GB/T 41737-2022 英文版 鋁基復合材料 碳化硅體積分數(shù)試驗方法 溶解法
GB/T 41737-2022 英文版

?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全國碳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72)歸口。
1 范圍
本文件描述了測定碳化硅顆粒、晶須和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中碳化硅顆粒、晶須和纖維體積分數(shù)的方法原理、試劑、儀器與設備、分析步驟、結果計算方法以及試驗報告。
本文件適用于增強體粒徑大于3μm的顆粒增強或直徑大于3μm的晶須和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中的碳化硅顆粒、晶須和纖維體積分數(shù)測定。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603 化學試劑 試驗方法中所用制劑及制品的制備
GB/T 3850 致密燒結金屬材料與硬質(zhì)合金 密度測定方法
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試驗方法
JB/T 11433 普通磨料 密度的測定
3 方法原理
選擇可溶解鋁基體但不侵蝕碳化硅增強體的酸性溶劑溶解試料。收集增強體并稱重,根據(jù)質(zhì)量體積轉(zhuǎn)換公式計算碳化硅增強體的體積分數(shù)。
4 試劑
4.1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件所用試劑應在分析純(含分析純)以上。所用制劑及制品應按照GB/T 603的規(guī)定制備。分析用水應符合GB/T 6682中三級水(含三級水)以上的規(guī)格。
4.2 鹽酸,分析純。
4.3 鹽酸溶液,20%(質(zhì)量分數(shù))。
4.4 氫氟酸,分析純。
4.5 過氧化氫,分析純。
5 儀器與設備
5.1 聚四氟乙烯燒杯。
5.2 天平,分度值為0.0001g。
5.3 定量慢速濾紙。
5.4 陶瓷坩堝,40mL。
5.5 馬弗爐。
6 分析步驟
6.1 試料
在碳化硅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坯錠上切取試料,并將試料加工成任一尺寸不大于1mm的碎屑,切取的部位應在坯錠原始表面3mm以下。試料稱取質(zhì)量見表1,精確至0.0001g。
6.2 密度的測定
6.2.1 鋁基復合材料樣品的密度,按GB/T 3850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6.2.2 鋁基復合材料中增強體碳化硅的密度,按JB/T 11433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6.3 陶瓷坩堝的準備
6.3.1 將陶瓷坩堝洗凈置于馬弗爐950℃恒重(2次差值不超過0.3mg)。
6.3.2 將恒重后的陶瓷坩堝放于干燥器中備用。
6.4 基體的溶解
6.4.1 按照表1稱取樣品置于聚四氟乙烯燒杯中,加30mL鹽酸溶液(4.2),蓋上杯蓋,待劇烈反應結束,緩慢滴加氫氟酸(4.3)至完全溶解。
6.4.2 用水清洗燒杯蓋及杯壁,滴加過氧化氫(4.4)至溶液澄清。
6.4.3 徹底清洗燒杯壁。
6.4.4 低溫加熱至煮沸(冒大氣泡),取下燒杯,冷卻至室溫。
6.5 增強體的過濾和恒重
6.5.1 用定量慢速濾紙過濾沉淀,徹底清洗燒杯并過濾清洗液。
6.5.2 清洗濾紙及沉淀至不再有酸液殘留,再將濾紙及沉淀物一起轉(zhuǎn)移至已恒重的陶瓷坩堝中。
6.5.3 先在500℃下灰化,然后900℃±50℃灼燒,取出稍冷,移入干燥器中冷卻,稱量至恒重,結果精確到0.0001g。
8 試驗報告
除非雙方另有協(xié)議,試驗報告應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 材料名稱、牌號、規(guī)格;
b) 試樣編號、數(shù)量、取樣位置;
c) 本本文件編號;
d) 試驗結果及其表示;
e) 報告日期及報告編號;
f) 檢驗人員與審核人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