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以用簡單的數學計算考證華夏文明起源
原創(chuàng)2020-07-13 02:02·廣百宋齋
掌握簡單的天文歷法知識,人人可以用簡單的數學計算考證華夏文明起源。
帝堯時代,冬至點在虛宿,春分點在昴宿,夏至點在星宿,秋分點在房宿。
怎么知道的?《尚書·堯典》:
日中星鳥,即春分昏時鳥宿(星宿)在南中天,跟太陽黃經相差90°,因此太陽位于昴宿;
日永星火,即夏至昏時大火(房宿)在南中天,跟太陽黃經相差90°,因此日在星宿;
宵中星虛,即秋分昏時虛宿在南中天,跟太陽黃經相差90°,因此日躔房宿(大火);
日短星昴,即冬至昏時昴宿在南中天,跟太陽黃經相差90°,因此冬至點在虛宿。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兩位當代學者趙永恒和李勇計算過二分二至在上述四星宿范圍內的年代:公元前2494年至前2315年。這就是說,堯典四仲中星是公元前2494年至前2315年之間的實測記錄。
有人說,《尚書》是偽書!得了吧,東晉時代的虞喜才懂得“歲差”,即節(jié)氣點在二十八宿位置的西移,所以東晉虞喜以前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偽造出堯典四仲中星這一實際天象?!渡袝分心承┢亢湍承┒温渚渥踊蛟S有后人作偽,但堯典四仲中星的敘錄斷然不是作偽。
歲差,即節(jié)氣點在二十八宿位置的西移,速率是多少?可以簡單粗暴地計為每72.5年西移1度(簡單粗暴的計算可以認為是黃經度,也可以認為是宿度)。
趙永恒和李勇的論文沒有詳細講述他們如何證得堯典四仲中星的實測年代,沒有關系,我們可以用非常簡單的數學計算來進行考察驗證。
已知公元前450年,冬至點在牛宿初度,各位牢牢記住這個數據,任何歪理邪說都不能阻止你們考證出華夏文明起源的正確結論。
根據公元前450年冬至點在牛宿初度的基本數據,可以順利推知春分點、夏至點和秋分點所在二十八宿位置。
冬至點在牛宿初度,因此春分點在牛宿初度東邊90度(可以按宿度粗略計算),牛宿8度,女宿12度,虛宿10度,危宿17度,室宿16度,壁宿9度,奎宿16度,婁宿12度——簡單粗暴的計算就知道,春分點在婁宿三度。
由公元前450年春分點在婁宿三度,可以繼續(xù)簡單粗暴地計算夏至點所在,夏至點當然在婁宿的東邊,跟婁宿三度相差90度,婁宿12度,胃宿14度,昴宿11度,畢宿16度,觜宿2度,參宿9度,井宿33度——簡單粗暴的計算就知道,夏至點在井宿三十度。
由公元前450年夏至點在井宿三十度,可以繼續(xù)簡單粗暴地計算秋分點所在,秋分點當然在井宿的東邊,跟井宿三十度相差90度,井宿33度,鬼宿4度,柳宿15度,星宿7度,張宿18度,翼宿18度,軫宿17度,角宿12度——簡單粗暴的計算就知道,秋分點在角宿九度。
以上是簡單粗暴的計算,但已經足夠用了。
帝堯時代,冬至點在虛宿,跟公元前450年冬至點所在的牛宿初度相差多少度?虛宿10度,因此虛宿初度跟牛宿初度相差女宿12度+牛宿8度=20度,虛宿末度跟牛宿初度相差30度。
因此,當冬至點在虛宿初度,其年代就跟冬至點在虛宿初度相差 72.5X20=1450年;
因此,當冬至點在虛宿末度,其年代就跟冬至點在虛宿初度相差 72.5X30=2175年;
因此,冬至點在虛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625年到公元前1900年之間。
是不是狠簡單?
帝堯時代,春分點在昴宿,跟公元前450年春分點所在的婁宿三度相差多少度?婁宿12度,胃宿14度,昴宿11度,因此昴宿初度跟婁宿三度相差胃宿14+婁宿9=23度,昴宿末度跟婁宿三度相差23+11=34度。
因此,當春分點在昴宿初度,其年代就跟春分點在婁宿三度相差 72.5X23=1667.5年;
因此,當春分點在昴宿末度,其年代就跟春分點在婁宿三度相差 72.5X34=2465年;
因此,春分點在昴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915年到公元前2117.5年之間。
帝堯時代,夏至點在星宿,跟公元前450年夏至點所在的井宿三十度相差多少度?井宿33度,鬼宿4度,柳宿15度,星宿7度,因此星宿初度跟井宿三十度相差井宿3+鬼宿4+柳宿15度=22度,星宿末度跟井宿三十三度相差29度。
因此,當夏至點在星宿初度,其年代跟夏至點在井宿三十度相差 72.5X22=1595年;
因此,當夏至點在星宿末度,其年代跟夏至點井宿三十度相差 72.5X29=2102.5年;
因此,夏至點在星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552.5年到公元前2045年之間。
帝堯時代,秋分點在房宿,跟公元前450年秋分點所在的角宿九度相差多少度?角宿12度,亢宿9度,氐宿15度,房宿5度,因此房宿初度跟角宿九度相差角宿3+亢宿9+氐宿15=27度,房宿末度跟角宿九度相差32度。
因此,當秋分點在房宿初度,其年代就跟秋分點在角宿九度相差 72.5X27=1957.5年;
因此,當秋分點在房宿末度,其年代就跟秋分點在角宿九度相差 72.5X32=2320年;
因此,秋分點在房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770年到公元前2407.5年之間。
根據以上計算,二分二至分別在房昴星虛四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是什么?
冬至點在虛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625年到公元前1900年之間。
春分點在昴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915年到公元前2117.5年之間。
夏至點在星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552.5年到公元前2045年之間。
秋分點在房宿范圍的年代區(qū)間就是 公元前2770年到公元前2407.5年之間。
狠顯然,就是公元前2552.5年到公元前2407.5年之間。如果我們像法國傳教士宋君榮一樣取中間平均值,那么堯典四仲中星的實測年代就是公元前2480年。
看看,這個簡單粗暴的計算,跟我精細計算的帝堯元年公元前2477年,多么接近,多么接近,多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