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第五十一章翻譯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l?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王弼: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勢也。唯因也,故能無物而不形;唯勢也,故能無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則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極之,亦至道也。隨其所由,故各有稱焉。
譯文:萬物誕生后就開始發(fā)育,發(fā)育后就顯形了,顯形后就形成了。那萬物是因什么而誕生的呢?是道。萬物是因什么而發(fā)育的呢?是德。萬物是因什么而顯形的呢?是外部環(huán)境。萬物為什么能形成呢?是趨勢的。順應生發(fā)的根因,就沒有事物無法顯形;只要順應自然趨勢,就沒有事物無法形成。事物之所以能誕生,功績之所以能達成,都是有一定的原由。既然有一定的原由,那都是因為道。就算推究到盡頭,也仍然是道。萬物順應各自的原因發(fā)展,就能獲得各自的名稱。
?
l?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王弼: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不得不尊;失之則害,故不得不貴也。
譯文:大道,是萬物的來源;德,是萬物的收獲。有來源才能有收獲,所以不得不尊崇;丟失了來源就會有危險,所以不得不重視。
?
l?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王弼:無。
譯文: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重視,就在于道生長萬物且不加干預順其自然。
?
l?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
王弼: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zhì),各得其庇蔭,不傷其體矣。
譯文:亭是具備了形象,毒是形成了實質(zhì),萬物從大道那里得到了庇護,而又沒有受到損傷。
?
l?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王弼:為而不有。
譯文:大道幫助萬物而不占有。
?
l?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王弼: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故謂之玄德也。
譯文:萬物擁有了德行,然而又不知道誰是自己主宰,只知從玄遠微妙中生出,所以叫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