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雜記:輕松過活。
閑談雜記:輕松過活。
道不適合年齡小來念,這話很對。
但相對的你也需要考慮一下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時代情況。
那就是在多種信息可被輕松獲取的現(xiàn)在。
人的心靈成長所需是很快速的就被填滿了。
相應(yīng)的很多前人理解到的東西,就會在一種很難被一些存在高度上的人理解。
當你去閱讀有關(guān)青少年所寫的一些文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理年齡其實是非常成熟的。
5歲而知天下者,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在這有如亂世的互聯(lián)網(wǎng)中,各種信息都是存在的。
相應(yīng)的,在洪流信息的沖擊下,對于小孩子來說的快速記憶能力,將會吸取到更多的前人經(jīng)驗。
隨而更加加速了他們對于知識的獲取率應(yīng)用。
可能在以前看來有些東西是需要30年60年一輩子去需要懂的道理,現(xiàn)在的他們只需要10年就可以全部懂得。
在這快速的成長中,相對的對于其他東西的理解也會不一樣于前人。
當過早的懂得了一些道理性東西后,會出現(xiàn)一種前路無望,不得寸進感,隨而誕生出虛無的人生觀。
那種虛無的感覺,只要是個經(jīng)歷過的都會有種想了了此生的想法出現(xiàn)。
而為了不讓自己過早的無路可走。
修道等類東西,就變成了心靈寄托。
這時候他們會自主開始與修行靠攏。
但也因為一切都太快了,致使一些需要時間進行細細品味的東西也進入了快車道。
而這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
修道修佛修靈等等修行時。
一開始沒問題,反而進校神速,有如神助。
但是當他們感覺自己很可以,已經(jīng)修有所成的時候,一進入凡塵就完蛋了。
他們無法保持的住原來修出的平常心,清凈心。
一遇急事與心中所想非意,瞬間就暴露了原有品性的急躁與不可耐。
這跟天分才能無關(guān),都是心性的原因。
而心性是需要磨礪才能出的來的。
不是你讀本書看個詳解,觀察一下清凈環(huán)境中的小事小非就可以完全明悟的。
很多東西都是需要以身為本的親身經(jīng)歷的。
只有自己真的體會過什么是苦,才能明白什么是甜。
沒有切身之痛是不會明白別人的苦楚的。
你所看到的自然灑脫,其中擁有的心路歷程是沒有走過的人很難于外表觀察就可得到的。
看起來他們都是天之驕子,懂常人所不懂,知常人所不知。
但是真的去代入生活,就會很快抓瞎。
甚至有些可能連生活都無法自理。
其實也可以看成是時代的一種悲哀。
快速的發(fā)展,促使著一群本可被有利于山川的人群,走向了歧路。
這其實其中的好壞對錯,沒有人可以段明因果關(guān)系。
而想擺脫遇事急躁,心難平靜。
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協(xié)同修行。
一半道一半生活。
不要斷離生活。
哪怕那個生活不是你想過的,你也得需要在不適中去適應(yīng)。
找尋一條自我平衡之法。
去度量,去恒策。
去用后半生的時間,品味前半生的缺失。
前半生用小而得意的天資進讀著本該成年后的經(jīng)書。
成那不爭不搶的偉人,同時也是世人眼中的清高。
經(jīng)歷歲歲朝朝,突然醒悟此人非自己本人所愿。
那么相對的就會需要補上一個年齡與一個年齡段的心路歷程。
有些東西只能用時間慢慢的去進行品味。
別人的言辭,別人的心路歷程,都只是別人的。
別人的理解,別人的經(jīng)歷,也只能是別人的。
而當今網(wǎng)絡(luò)的氛圍,致使著很多人都在互相親扎著本不是自己的東西。
在相對年齡段過度滲透著,自身所不能承受之重。
哪怕心理年齡過度成熟,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一定程度的心靈傷害。
這些傷害都會因為閑散空余時間的出現(xiàn),而慢慢成為毒點,進行擴散放大。
想要避免就只能讓自己忙碌起來。
而這種忙碌,看起來是規(guī)避了毒點的出現(xiàn)。
實際上只不過是惡性循環(huán)的開始。
想要生活美滿,你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倔強死磕的忙碌,而是適量的自我放松。
當心情得到緩解,相應(yīng)的身體健康就會得到喘息的自我調(diào)整,相應(yīng)的整體壓力感就會得到減輕。
所以說,學(xué)會在各種場合中放松自己,是由為必要的。
偷得浮生半日閑,逍遙自在不為過。
人生難得幾回閑,醉酒當歌話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