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的評判標準是什么?5屆評酒會告訴你名酒的真面目!
中國四大、八大、十七大名酒是如何選出來的?
圖圖查了資料全國評酒會總共舉行了五屆,從 1952 年第一屆開始到 1989 年 直到第五屆結束,總共評比出了:四大名酒、老八大名酒、新八大名酒、 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
1952 年第一屆評酒會:評選出來的四大名酒有:茅臺、瀘州老窖、西鳳酒、汾酒
1963 年第二屆評酒會:評選出了老八大名酒:茅臺、瀘州老窖、汾酒、五糧液、西鳳酒、全興大曲、古井貢酒、董酒。
1979 年第三屆評酒會:1979 年,茅臺為了提升產(chǎn)能開始搞試點。異地茅臺試驗,后來有了現(xiàn)在的珍酒。 評選出來的新八大名酒有:茅臺、汾酒、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洋河大曲酒、董酒、瀘州老窖特曲
1984 年第四屆評酒會:評選出了十三大名酒,金獎得主;同時評選出 了銀質(zhì)獎。引用商標代表產(chǎn)品(中國的商標法開始完善)。
十三大名酒有:飛天牌茅臺、古井牌古井貢酒、長城牌汾酒、交杯牌五糧液、羊禾牌洋河大曲、劍南春牌劍南春、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曲、雙溝大曲、黃鶴樓酒、郎泉牌郎酒。
銀質(zhì)獎有:武陵酒、玉泉酒、寶豐酒、敘府酒、張弓酒、迎春酒、老白干、玉冰燒等
1989 年第五屆評酒會:本次活動評選出來:金質(zhì)獎 17 枚、銀質(zhì)獎 53 枚(這次評酒會是逐級推薦)。這次評選最大的改進點是:糾正專家重香不重味的評測方法,香型也從 5 個香型(濃、清、醬、米、鳳)變成了十大香型,增加了:兼香型、芝麻香型、豉香型、藥香型、董香型。再后來才有了“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
①十七大名酒: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古井貢酒、全興、洋河、雙溝、郎酒、汾酒、西鳳酒、寶豐、宋河、武陵酒、黃鶴樓、董酒、沱牌。
為什么 1989 年第五次評酒會結束后,國家不再做白酒評選了?
①白酒評選會會影響當?shù)厥袌龊驼氖杖?。酒廠是當?shù)氐募{稅大戶,而且那個時候是計劃經(jīng)濟,被評選上名酒,酒廠就能拿到批條和糧食支持。最后一次評酒會結果推遲很久才公布,是因為有人舉報,評酒會有人走后門。當時的總理還特別安排人調(diào)查此事,經(jīng)過調(diào)查后,沒有大問題。
②國家大方針調(diào)整,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轉變。90 年代國家的大戰(zhàn)略是市場經(jīng)濟,全國評酒會是計劃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總理提出不能國家層面做評比,要以老百姓的口感做選擇。
③釀酒技術不斷提高,好酒越來越多,風格越來越多,國家鼓勵百花齊放。白酒香型和名字是如何由來的?
①四大香型是如何確立出來的?專家組找區(qū)域性的代表:南方、北方、四川、貴州。清香代表北方、米香代表南方、濃香代表四川、醬香代表貴州。
②四大香型名字的由來:
清香型酒因為香氣清新,味道清澈,所以起名叫清香;
濃香型酒因為香氣濃郁,就叫濃香;
醬香是因為聞著喝著有醬豆味,所以叫醬香;
米香型是因為主要原料是大米,所以就叫米香型。
如果用菜系表達,清香像是粵菜、濃香像是本幫菜、醬香像川菜。
第二次評酒會上,按照糖化劑,又把白酒分為大曲、小曲、麩曲;固態(tài)、液態(tài)酒;高度、低度酒等進行分類,同時采用回避制,把同一省份的酒打亂在不同的組里面進行評比,并確定了白酒的香型,統(tǒng)一了香型的描述。
四大香型的基礎風格和標準評語:
醬香型白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濃香型白酒:窖香濃郁、綿甜甘洌、香味協(xié)調(diào)、尾凈味長。
清香型白酒:清香純正、諸味協(xié)調(diào)、醇甜柔和、余味爽凈。
米香型白酒:蜜香清雅、入口綿柔、落口爽凈、回味怡暢。
下次分享十二大香型的釀造工藝、國標要求、典型風格、品評技巧如有意見不同的酒友可在評論區(qū)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