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何不自己建一座陵墓,而要與人合葬?這才是她的高明之處
巾幗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絕古今。功過論證千秋去,無字碑上遍。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不曾斷絕的國家,傳承至今已然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
在歷史長河當(dāng)中,許多事情都屢見不鮮,雷同之事更是不計其數(shù),但是有一件事,哪怕是在中國這么悠久的歷史當(dāng)中,也只有一件,那就是女帝。
女帝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傳奇的人物,她開創(chuàng)了女性當(dāng)皇帝的先河,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性皇帝。

武則天的一生可謂是絢爛多姿精彩非常。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傳奇女帝,居然沒想過給自己單獨建造一座陵墓,反而要合葬乾陵?那么武則天此舉又怎樣的心機呢?其實,這才是她的高明之處。
一、天生麗質(zhì)武媚娘
提起武則天,她絕對是中國歷史長河當(dāng)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武則天出身名門官宦之后,從小就天生麗質(zhì)是遠(yuǎn)近聞名的美人。
在她十二歲的時候,由于她父親去世,她與母親受到堂兄的欺凌,無奈之下母親帶著她搬回了長安居住。
在武則天十四歲的時候,她因絕美的容顏被選入宮中,賜名為武媚。

雖然是李世民的五品才人,但是她卻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溺,就連她給李世民訓(xùn)練馬匹,也只是換了李世民的一聲夸贊,從那以后二人再沒有過多的接觸。
因為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溺,自然也就沒有懷上皇嗣。
李世民駕崩后,武則天只能跟隨著其他沒有懷上皇嗣的嬪妃一樣,出家為尼。
可是俗話說是金子到哪都會發(fā)光,武則天也是一樣,哪怕她出家為尼,但是她的美色終究讓李治難以自拔,不僅總?cè)ネ低蹬c其私會,后來更是直接接回皇宮封為二品昭儀。
回到后宮的武則天,很快就被夾雜在宮斗之中,無奈之下為了自保,她只能一一除去對自己有威脅的人。

在武則天的宮斗大戲當(dāng)中,犧牲的人數(shù)眾多,連她自己的親生女兒都被她自己親手殺害,朝中的文武百官更是有不少被她的宮斗所牽連。
最終,武則天如愿以償?shù)刈狭嘶屎蟮奈恢谩?/p>
后來李治因為疾病發(fā)作,無心處理朝政,便讓武則天一同上朝,這也讓武則天的權(quán)勢壯大。
后來李治病逝,武則天也曾扶持過自己的兩個兒子當(dāng)皇帝,第一個是李顯,但是李顯貪圖美色,既然說出了要把天下讓出去的話,氣得武則天當(dāng)時就把他的皇位給廢除了,轉(zhuǎn)而立李旦為皇。

李旦登基之后,雖為皇帝但實際上卻只是一個傀儡罷了,武則天借他之手推行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后來索性力排眾議,自己當(dāng)上了皇帝。
二、一代女皇要合葬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一介女流之輩別說要當(dāng)皇帝了,甚至連考取功名為官一方都不可能,可想而知武則天走上皇位經(jīng)歷了多少的坎坷。
面對著層層阻礙,武則天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除掉所有反對她的人,結(jié)果到最后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再也沒有敢忤逆她的人了。
六十六歲時,武則天終于如愿以償?shù)刈狭嘶饰?,成為了千古第一女帝?/p>
從客觀角度來講,武則天稱帝后,推行了許許多多利國利民,造福后世的政策,比如說武舉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再比如試官制度的出臺,又或是對于安西四鎮(zhèn)的收復(fù),都是十分明智的舉措。
作為一個皇朝的統(tǒng)治者來說,武則天無疑是稱職的,但問題就出在她身為女子,而且她當(dāng)初在一步步爬向權(quán)利高峰的過程當(dāng)中,迫害了無數(shù)人,可以說雙手沾滿了鮮血。
當(dāng)她在皇位時,或許這些負(fù)面影響她都可以給予壓制,但是當(dāng)她年歲變大,即將退下皇位之時,這些影響就變成了不可估量的隱患。
神龍元年,武則天被迫退位,將皇位讓給了李顯。同年武則天去世,但是在她退位之后,還堅持辦成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以李治皇后的身份與李治合葬。

她的這一提議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因為武則天怎么說也是當(dāng)過皇帝的人,完全可以單獨建陵沒必要與他人合葬,而且合葬制度早已廢除,如今再行合葬之事與當(dāng)時的規(guī)矩不符。
再者,李治已經(jīng)去世多年,如今再將其陵墓打開,怕有失對于李治的尊重。
可是面對著群臣的勸阻,武則天好像鐵了心一般,甚至極力發(fā)動上官婉兒與皇后韋氏力勸李顯。
最終,李顯同意了武則天的要求,將她與李治合葬于乾陵,并按照她的要求,立下無字碑。

三、合葬緣由
對于武則天要求與李治合葬的這一事情,許多人紛紛表示不解,堂堂千古第一女帝,為何要在死后自降身份,與人合葬呢?原因不簡單,而且也彰顯了武則天的高明之處。
武則天從一個后宮嬪妃攀升到千古第一女帝,數(shù)十年來手上沾滿了無數(shù)人的鮮血,讓許多人都對她恨之入骨,甚至她還做過將大臣從墳?zāi)怪邪浅鲆允緫徒涞氖虑椤?/p>
正因如此,武則天擔(dān)心,如果她要是單獨立墓的話,也會有人毀她陵墓,辱其尸身,讓她死后也不得安寧。
可是,如果她與李治合葬就不同,李治乃是唐朝正統(tǒng),與李治合葬后,他們的陵墓將無人敢動,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