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狂人們的擋箭牌:素質(zhì)低,別拿資格說事兒!

2021-05-29 20:34 作者:阿馨原創(chuàng)美文  | 我要投稿

甲:你自己分內(nèi)的工作都做不好!還觍臉說我?!?

乙:說我做不好?你做得好么?你看你那體形!連自己體重都管不好的人,有什么資格管別人!?

(圖:一地臭口水)

一直以來不管在網(wǎng)絡上還是在現(xiàn)實社會里,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狂人”為了反擊某些人的指責,或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都會不約而同地用到一種近乎萬能的辯駁套路,根據(jù)這種套路的特色,以下我們姑且稱之為“資格論”。

“資格論”指的就是“資格為上”,如果你不行,或者對方單方面認為你不行,你就要被判定“沒有提意見的‘資格’”。比如你在網(wǎng)上評論了一張明星照片,如果你說這張照片不好看,被該明星的粉絲看到了,那么這個群體中可能馬上就會有人站出來拿“資格論”駁斥你: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什么德行!你長成那個鬼樣還觍臉說別人!又譬如,你路邊看到一個人在用榔頭砸共享單車的鎖,你上前勸阻,說這樣干不道德,對方不屑地瞥了你一眼,當即用該“理論”回擊:你說我沒道德,你就有道德了?你這輩子就沒干過沒道德的事么?!

這可以說是我們現(xiàn)在被無賴邏輯者利用最多、在你我身邊幾乎隨處可見的一種“辯駁理論”了。在實際生活中,這種說法總是乍一聽讓人覺得似乎有點道理,但它真的有“理”可言么?如果它真的在道理上說得通,在道德上站得住,那為什么每次我們聽到這種話時都會不由感受到一種暴戾和挑釁呢?

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我們知道但凡是這種給人感覺似乎是在講理但又不像在講理的的行為,它往往都在本質(zhì)上偷披了一層掩人耳目的外衣,“資格論”那一套也是如此,如果你仔細觀察過身邊這樣的實例,你肯定會發(fā)現(xiàn),通常說這種話的人,都是因為他真的有這個缺點,因為他切實有,被人不幸言中,又一時無法辯駁,覺得很沒面子,所以才惱羞成怒,不得不趕緊放一句看似有道理的反擊之言,但是這種反擊式的“講理”,其內(nèi)在卻往往暗藏著許多“偷換標準”和“道德綁架”,所以話說出來才總會給人一種無賴蠻橫之感。

另外從結(jié)果上看,這種反擊除了你要的暴戾和解恨,其中也不免夾雜著一股魚死網(wǎng)破、同歸于盡的味道,即別人說我很壞,我無法辯解,我便也要把別人說得很壞(例:“你素質(zhì)高么?!你素質(zhì)不是也不高么!你自己都沒素質(zhì),憑什么說我?”),這樣大家都壞著,我心里就平衡了。

不過站在更宏觀的角度思考,我們不得不說,這樣的平衡永遠都是狹隘和自私的:在市井的吵架、保面子上,你與人“同歸于盡”固然威力無窮,但是你必須要知道,當你完成這個行為,在整個過程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往往卻并非你所針對的那個“個人”,而是“中國”、“社會”這樣的大整體。一個大整體,就好像是一壇水,壇子里一滴水總是影響著另一滴水,當壇子里所有的水都變污發(fā)臭、每個人都徹底痛快、平衡的時候,原本就“內(nèi)容復雜”的這個水壇,勢必就要變成柏楊先生所說的“醬缸”,從此以后,但凡進入到“醬缸”里的人,都要不由分說地受之牽扯、遭之污濁,最后的局面就是國內(nèi)的環(huán)境越來越差,人們對社會的信任度越來越低,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產(chǎn)生移民“逃離”的想法,有越來越嚴重的消極行為開始侵犯和破壞我們每個人的正常生活。

(圖:被毀掉的房間)

我們國內(nèi)大環(huán)境的不理想雖然不是這一個問題造成的,但是“資格論”這種現(xiàn)象卻極具代表性,因為它突顯出了國人身上的一個很典型的大問題,即只講面子,不講道理;為了面子,死不認錯。

如果你細看那些資格論者講的話,你會注意到這些人身上無一不顯露著這種共性,譬如,一個人說我不好,不管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我的第一反應絕不是反思和自警,而是馬上把問題推到對方身上,即全是因為你這個人有問題,你才這么說,你糊涂到連有沒有資格說我都不知道,說明更有問題的那個人是你不是我。

這些人就是喜歡這樣安慰自己,但我們知道,這種安慰,最多只能算精神麻醉,卻不可能實質(zhì)性地真正幫你解決問題,因為這其中的客觀規(guī)律就是這樣,就算你把別人說得比你更差勁,你的缺點也依然存在,如果你遇事就這樣說話,則無異于告訴別人,你是一個沒有能力承認自身缺點的自閉者,人不承認自己有缺點,便也意味著你永遠不會去正視和改正。

在我們平日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那些說話“大言不慚”的人,但是在我們與這些人交流相處時,我們也必須要學會分辨,并保持基本的反思能力,誠然在某些事上,很多人給你提出的建議他們自己也未必能做到,但這并不妨礙我們?nèi)フJ識自己的不足。以前孔子講,“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以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就是這個意思,當別人提出我們身上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對,那就正視它,改正它;如果對方說得不對,他就是過來挑釁叫囂、貶人抬己的,那我們就把這個人視作反例,警醒自己以后不要跟他一樣也去隨意挑釁攻擊別人,你照樣能在他身上學到東西,所以如果你能拿出這樣的做人態(tài)度,那么往后不管遇到什么類型的人,你便總能精進自我、不斷攀升,從而以相對平和的心態(tài),逐漸把自己修煉成一個更為完整的“不染之才”。

最后我們談一談這個“理論”最大的硬傷在哪里?!百Y格論”都是以所謂的“資格”為核心的,既然你默認資格為大,那,那些有“資格”的人,譬如世間的那些高智天才是不是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罵你是低智猴子了?如果我們什么事都以這種標準盲目論斷,那社會恐怕就要無賴四起,天下大亂了。等到了那個時候,倘若一個50歲的教練說自己25歲的球員身體對抗能力不行,那球員是不是就要說:“你說我的身體對抗不好,你到賽場上去試試?你都自己都不行,你有什么資格說我?”一個動畫公司的老板說一個畫師的畫不夠精細,那畫師是不是就要駁斥老板:“嫌我畫得不細你去畫?。∧愣疾粫?,有什么資格評論我?”甚至很多在路上超速行駛、被警察追停下來的司機也要口帶戾氣地質(zhì)問交警:“你說我超速,難道你就沒超速么?!如果我真的超速了,你肯定也違規(guī)超速了吧?不然你怎么追上我的?你自己都超速行駛了,你憑什么扣我的分、罰我的款???”

(圖:急于發(fā)泄、心態(tài)失衡的失敗者)

所以看到這里我們就能明白,“資格論”只會讓你顯得理虧、愚昧又暴戾,不僅會拉低自己和他人,更會不知不覺把你變成病毒般的戾氣傳遞者。在平日的人際交往中,如果在某一時刻你覺得對方是在故意挑刺找茬,那你就應直言告訴他“不要無事生非、滋事引戰(zhàn)”,并且要在心里明白,通常主動來挑釁的人,都是急于發(fā)泄、心態(tài)失衡的失敗者,或者急需靠貶人抬己來尋找自身存在感的卑微者,如果你真的想讓別人明白什么是文明尊重,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從我做起,不去輕易攻擊指責”才是你首要應循的行為準則。就算在某些時刻,你碰到了真正需要去抨擊批判的丑惡現(xiàn)象,你的言辭至少也要讓人覺得你是個起碼讀過書的人,而不是上來便嗆著“資格論”,渾身一副得志小人的架勢,毫無思考地把矛盾激得更深,把“水壇”攪得更渾。

作者:阿馨

如喜歡,大伙可以點贊、收藏、轉(zhuǎn)發(fā),多多鼓勵支持!

記得加上關注噢,阿馨是小眾作者,忘加的話,以后可能就找不到我了

閱讀阿馨更多文章,請查閱我的B站專欄:

https://space.bilibili.com/8216460/article

狂人們的擋箭牌:素質(zhì)低,別拿資格說事兒!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漳平市| 巨野县| 建始县| 寿阳县| 同德县| 伽师县| 龙井市| 灵武市| 安远县| 汉沽区| 尚志市| 缙云县| 满洲里市| 乌拉特后旗| 虹口区| 门源| 榆林市| 通州市| 安吉县| 蒲城县| 金沙县| 阳泉市| 射阳县| 萨嘎县| 明水县| 宣恩县| 房山区| 青阳县| 洮南市| 萨嘎县| 梁山县| 惠州市| 梓潼县| 加查县| 松原市| 青田县| 沾益县| 连山| 新余市| 鹿泉市|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