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骨料及垃圾處理設備的應用
再生集料混凝土是把建筑垃圾廢棄混凝土處理后,按比例與級配混合,用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骨料(主要是粗骨料)制成的新型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稱為鋼筋再生混凝土梁。由建筑垃圾制成的砂子,行業(yè)稱為再生細骨料。其中,再生細骨料1號等價于粉煤灰顆粒度可做砂漿、混凝土及制品,部分可替代天然砂原料。再生細骨料2號可以替代砂石原漿用于混凝土。在建材產(chǎn)品中廣泛使用再生粗骨料3號,可作摻雜混凝土骨料、路堤墊層,也可制成地材透水磚、澆灌透水磚、透水磚、透水磚、透水磚三種環(huán)保透水磚。

由于再生混凝土與天然骨料混凝土骨料不同,抗壓強度隨齡期的增加而變化。實驗結果表明:相同水灰比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28d抗壓強度比天然骨料混凝土降低15%左右,但兩者的差幅隨齡期的增加變大而逐漸減小。由于再生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強度與所用廢棄混凝土的強度密切相關。當水灰比相同時,再生骨料強度越大,再生混凝土強度也越高。
再生混凝土的拉伸強度與其壓縮強度一樣,隨著齡期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與天然骨料混凝土抗拉強度差值均呈上升趨勢,在28d齡期以后基本不變。而在再生混凝土中加入微量硅粉和減水劑,可以顯著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強度,特別是在28齡期后,其抗拉強度顯著增加。

塌陷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與再生骨料取代比例有一定關系,因此,在相同水灰比的條件下,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比天然骨料吸水率大、孔隙多、表面粗糙度高,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取代的比例越高。與此同時,集料表面粗糙,在攪拌和澆注過程中,增加了攪拌摩擦。隨著水灰比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隨之增加,與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并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粉煤灰或減水劑,以改善坍落度,確保具有良好的保水粘結性能。
干縮是混凝土的一項重要性能指標。有關實驗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縮性能與其骨料狀態(tài)密切相關。再生混凝土采用吸水、高空隙率的再生集料。因此,與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它的干縮能力更大,干縮持續(xù)的程度也比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和延長。當再生骨料取代率超過50%時,其干縮持續(xù)時間較長,而在50d齡期以后,干縮速度非常緩慢,且增長速度較慢。

再生骨料用水量不同于天然骨料,因此再生混凝土的耗水量也不同于天然集料混凝土。再生骨料內部缺陷多,吸水嚴重。此外,再生骨料表面粗糙度值也高于天然骨料,使配合比中細骨料(砂率)更高,并且隨著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而變大。因砂率較高,達到等坍落度時,所需的水要比天然集料混凝土多,不易達到塌陷性能好。
外密度再生骨料表面粗糙、摩擦阻力大,使混凝土振搗密實困難。再次是再生骨料內部缺陷多、空隙大。隨再生骨料取代率增加,混凝土含氣量增加,表觀密度減??;再者,再生骨料相對于河沙、卵石等天然骨料比重較小,再生骨料所占比例越大,混凝土表觀密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