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莊詩話》宋 何汶 (二十三)
鄭文寶 《蔡寬夫詩話》說“鄭文寶的詩情致比較深情婉約,與當(dāng)時的同輩相比較,他擅長寫絕句,少引用典故以及歷史上所發(fā)生的事,如此等等,鄭文寶與王摩詰二人伯仲之間,和劉禹錫、杜牧對比,二人則不值得稱贊。” 《絕句》 一夜西風(fēng)旅雁秋,背身調(diào)鏃索征裘;關(guān)山落盡黃榆葉,駐馬誰家唱石州。 《絕句》 江云薄薄日斜暉,江館蕭條獨(dú)掩扉;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猶作一雙飛。 《題王子晉祠》 《西清詩話》說“緱氏王子晉升天的地方,有一座祠廟在那。鄭文寶曾經(jīng)以祠為題作了一絕,后來晏元獻(xiàn)見到了這首詩,將白樂天詩書寫在后面,說‘這詩有靈氣,處處有神物護(hù)持?!? 《題王子晉祠》 秋云漠漠秋云輕,緱氏山頭月正明。帝子西飛仙馭遠(yuǎn),不知何處夜吹笙。 《爽約》 《詩事》記載說“歐公說‘文寶的詩猶如王維、杜甫?!宋默撛趯憽断嫔揭颁洝?,說可恨歐公沒見多些鄭文寶的詩。我家有《鄭集》二十卷,戰(zhàn)亂時期丟失了不少,非??上ВF(xiàn)在只能記得其中的一 二絕句等等?!? 《爽約》 吟繞虛廊更向闌,繡窗燈影背欄干;燕棲鶯宿無人語,一夜蕭蕭細(xì)雨寒。 《題松滋東禪院》 百花深處小危樓,千步蒼苔到葉舟。一夜楚江寒食雨,離人白盡未歸頭。 李師中 《燕魏錄》說“李誠之不但文章好,詩也好。唐介子方因為說話太直接,忤逆仁廟被貶,誠之寫了首詩為他送行,士大夫都在傳誦。” 《湘素雜記》說“鄭谷與僧人齊己、黃損等共同制定了現(xiàn)在的詩體格式,說‘凡是作詩用韻,有幾種格式,一名葫蘆,一名轆轤,一名進(jìn)退。葫蘆韻,指先二后四;轆轤韻,指雙出雙入;進(jìn)退韻,指一進(jìn)一退,不按此則紕繆?!野凑铡毒胗武洝酚涊d,唐介為臺官時,向朝廷上疏直說宰相的過失,仁廟大怒,貶他到英州為別駕。朝中很多士大夫都作詩為唐介送行,唯獨(dú)李師中待制寫的那一篇被人傳誦。這首詩就是所謂的進(jìn)退韻格。按《韻略》來講,其中‘難’在第二十五,‘山’在第二十七,‘寒’又在二十五,‘還’也在二十七,一進(jìn)一退,極為符合詩體格式,難道他是故意這么寫的嗎?近來閱讀《冷齋夜話》時,其中有記載唐、李二人聊天的話,原來是以此為落韻詩,依他們的聊天記錄并沒有見到鄭谷所制定的進(jìn)退韻這樣的說法,看來是亂講的等等?!? 《送唐子方之貶所》 孤忠自許眾不與,獨(dú)立敢言人所難;去國一身輕似葉,高名千載重于山。并游英俊顏何厚,已死奸諛骨尚寒;天為吾皇宗社計,肯教夫子不生還。 《唐州太守》 時屬艱危應(yīng)有系,天于名教豈無心;大都狂賊終須滅,未殺忠臣禍不深。太尉有靈朱泚敗,中丞傳旨祿山擒;曾誰鼓舞康州事,兒女常情淚滿襟。 黃庭堅 苕溪漁隱說“我有段時間往來于湘中,屢次要經(jīng)過浯溪,以及徘徊在磨崖碑下,因而也讀到很多賢人的留題,看多了發(fā)現(xiàn)只有魯直、文潛二人的詩,稱得上杰句偉論,堪為絕唱,后人很難寫出這樣的措詞。” 《書磨崖碑后》 春風(fēng)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包柔計,顛倒四海由祿兒;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棲。撫軍監(jiān)國太子事,何乃趨取大物為;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跼蹐還京師。內(nèi)間張后色可否,外間李父頤指揮;南內(nèi)凄涼幾茍活,高將軍去事尤危。臣結(jié)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鵑再拜詩;安知忠臣痛至骨,后世但賞瓊琚詞。同來野僧六七輩,亦有文士相追隨;斷崖蒼蘚對立久,疏雨為洗前朝悲。 張耒 《復(fù)齋謾錄》說“張文潛的詩集中有記載《中興頌》這首詩,此詩號稱杰出?!? 《竹坡詩話》說“《中興碑》這首詩,可以說是妙絕今古?!? 《讀中興頌》 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潼關(guān)戰(zhàn)骨高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金戈鐵馬從西來,郭公凜凜英雄才;舉旗為風(fēng)偃為雨,灑掃九廟無塵埃。元功高名誰與紀(jì),風(fēng)雅不繼騷人死;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史筆下蛟龍字。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磨蒼崖;手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百年廢興增嘆慨,當(dāng)時數(shù)子今安在;君不見荒涼浯水棄不收,時有游人打碑賣。 司馬池 《溫公詩話》說“先公赴任監(jiān)安豐酒稅官時,有寫《行色》詩等等,這難道不是很難描寫的情景?” 梅圣俞說“作詩最難工整的,就是描寫難以言述的情景,比如將眼前不盡的情意,描寫到句子中,這首詩辦到了?!? 《行色》 冷于陂水淡于秋,遠(yuǎn)陌初窮到渡頭;賴是丹青不能畫,畫成應(yīng)遣一生愁。 江公著 《復(fù)齋謾錄》說“江公著剛上任洛陽尉,寫了《久旱微雨》詩等等,溫公曾經(jīng)在一戶人家中見到此詩,便向此人家借紙筆寫修刺(名帖,作通報姓名之用),拜訪江公著,并且極力推薦江公著,由此大家知道江公著。” 《久旱微雨》 云葉紛紛雨腳勻,亂花柔草長精神;雷車卻碾山前過,不灑原頭陌上塵。 盧秉 《珊瑚鉤詩話》說“盧秉侍郎曾經(jīng)到過江南郡,并在傳舍中題詩等等,王荊公見到后一直稱贊,并向朝廷推薦盧秉,沒幾年就登上貳卿(古代尚書稱卿,侍郎副之,故稱貳卿。唐 劉禹錫《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記》:“今天官貳卿 融,能嗣其耿光?!保┪恢??!? 《西溪叢語》說“這首詩膾炙人口,是德清人盧政議所作,其中還寫了另一首絕句?!? 《題傳舍》 青衫白發(fā)病參軍,旋糴黃梁置酒樽;但得有錢留客醉,也勝騎馬傍人門。 《絕句》 十日都門風(fēng)薄衣,搗砧聲重雁南飛;野人不識長安樂,且趁鱸魚一棹肥。 張在 《湘山野錄》說“青州布衣張在,小時候就能寫文章,特別精通作詩。他有一首《題興龍寺老柏院》詩,被人們傳誦?;实v中,文潞公管理青州,到老柏院游玩,走到張在題詩的地方,當(dāng)時文字已經(jīng)消失了。文潞公覺得很可惜,于是親自將詩用大字寫在西廡的墻壁上。三十年后,東平的畢仲甫來洛陽見文潞公,公詠誦起這首詩,并囑咐畢仲甫一定要去青州看看。畢仲甫到達(dá)青州老柏院西廡發(fā)現(xiàn)墻壁已經(jīng)圯毀,詩已經(jīng)不見了,于是他將此詩刻在天宮石柱上?!? 《題老柏院》 南鄰北舍牡丹開,年少尋芳去又回;唯有君家老柏樹,春風(fēng)恰似不曾來。 陳執(zhí)中 《兩朝寶訓(xùn)》說“真宗賦《御溝柳》詩,并命令宰相、兩省來和詩。陳執(zhí)中所和的詩,是其中最好的等等?!? 《御溝柳》 一度春來一度新,翠光先得照龍津;君王自愛天然態(tài),恨殺昭陽學(xué)舞人。 陳去非 《復(fù)齋謾錄》說“鄭谷作了二首《蜀中海棠》,前一首有句‘濃麗最佳新著雨,妖嬈全在欲開時?!笠皇子芯洹交ㄏ峡般皭?,子美無情為發(fā)揚(yáng)?!?,才有錢希白在他寫的《海棠》詩中說‘子美無情甚,郎官屬意頻。’但是歐公以為鄭谷的詩屬于格卑。近代有位陳去非,模仿鄭谷海棠詩寫了首詩等等,雖然陳去非的《海棠》詩是模仿鄭谷,但總覺得二人的才華不可等同?!? 《海棠》 海棠默默要詩催,日暮紫綿無數(shù)開;欲識此花奇絕處,明朝有雨試重來。 鄭獬 《復(fù)齋謾錄》說“此詩清絕可愛。” 《田間》 田家汩汩流水渾,一樹高花明遠(yuǎn)村;云意不知?dú)堈蘸?,卻將微雨送黃昏。 蘇軾 《王直方詩話》說“山谷喜愛子美的絕句等等,經(jīng)常真字 大字書寫?!? 《淮中晚泊瀆頭》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fēng)雨看潮生。 王安國 《復(fù)齋謾錄》說“王平甫十三歲那年,在登上滕王閣時賦了一首詩,郡守張侯見到這首詩覺得特別奇異,并因為此詩在滕王閣設(shè)置宴席。后來建中靖國元年,張侯的女兒才從王安石口中知道是誰賦的詩?!? 《題滕王閣》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閣依然枕碧流;勝地幾經(jīng)興廢事,夕陽偏照古今愁。城中樹密千家市,天際人歸一葉舟;極目煙波吟不盡,西山重疊亂云浮。 夏竦 《韻語陽秋》說“應(yīng)制詩不是其他詩可以比擬,句法本自成一家,大概就是些典實富艷的句子。夏英公有作一首《上元觀燈》等等,王岐公也作了等等,然而看二首詩就如出自同一人,這都是因為格律定死的緣故。如果是平常所作的清癯平淡句子,絕對不會看著覺得一樣這類事來?!? 《上元觀燈》 魚龍曼衍六街呈,金鎖通宵啟玉京;冉冉游塵生輦道,遲遲春箭入歌聲。寶坊月皎龍燈淡,紫館風(fēng)微鶴焰平;宴罷南端天欲曉,回瞻河漢尚盈盈。 王珪 《侯鯖錄》說“元祐中元夕,皇上在御樓觀燈,有御制詩。那時的王禹玉、蔡持正是左右相,持正對禹玉說‘應(yīng)制上元詩,該怎么說以前的事?’禹玉說‘鰲山鳳輦之外的話不能說?!伦雍衤犃诵φf‘這誰不知道???’后來二人作詩,皇上只欣賞禹玉的詩等等,因為禹玉的詩比使事的詩更妙等等?!? 《上元觀燈》 雪消華月滿仙臺,萬燭當(dāng)樓寶扇開;雙鳳云中扶輦下,六鰲海上駕山來。鎬宮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風(fēng)陋漢才;一曲升平人共樂,君王又進(jìn)紫霞杯。 蘇頌 有說法說“翰苑的春帖子,往往秀麗可喜。比如蘇子容、鄧溫伯、蔣穎叔、梁君貺的春帖子詩都是佳作。我讀鄭毅夫的四首《新春詞》,與翰苑的春帖子格調(diào)有不同嗎?難道是在翰苑久了,那筆端自然習(xí)熟?。 ? 《春帖子》 璇霄一夕斗杓東,瀲滟晨曦照九重;和氣薰風(fēng)摩蓋壤,競銷金甲事春農(nóng)。 《春帖子》鄧潤甫 晨曦瀲滟上簾櫳,金屋熙熙歌吹中;桃臉自知宮宴早,百花頭上放輕紅。 《春帖子》蔣之奇 未旦求衣向曉雞,蓬萊仗下日將西;花添漏鼓三聲遠(yuǎn),柳映春旗一色齊。 《春帖子》梁君貺 東方和氣斗回杓,龍角中星轉(zhuǎn)紫霄;圣主問安天未曉,求衣親護(hù)玉宸朝。 《新春詞》鄭獬 一 春色應(yīng)隨步輦還,珠旒玉幾照龍顏;紫云殿下朝元罷,便領(lǐng)東風(fēng)到世間。 二 春風(fēng)細(xì)拂綠波長,初過層城渡建章;草色未迎雕輦翠,柳梢先學(xué)赭衣黃。 三 晴暉散入鳳凰樓,一桁朱簾不下鉤。漢殿斗簮雙彩燕,并和春色上釵頭。 四 小池春破玉玲瓏,聲觸簾鉤漸好風(fēng)。閑繞欄干掐花樹,春痕已著半梢紅。 米芾 《韻語陽秋》說“米元章的詩絕對妙,很少人能達(dá)到他這樣的水平,可惜被他的書法名氣給掩蓋了。這二首詩出翰墨畦逕之表,因為自然有邁往凌云之氣流出,不是那些尋規(guī)索矩的人可以寫出來?!? 《不及陪東坡往金山作水陸》 久陰障奪佳山川,長瀾四溢魚龍淵;眾看李郭渡浮玉,晴風(fēng)掃出清明天。頗聞妙力開大施,足病不到諸方仙;想應(yīng)蒼壁有垂露,照水百怪愁寒煙。 《棲云閣》 云出救世旱,澤浹云尋歸;入石了不見,豐功已如斯。龍騫存復(fù)起,抱石明幽姿;云乎無定所,隱者何當(dāng)棲。 徐積 《淮之水》 淮之水,淮之水;春風(fēng)吹,春風(fēng)洗。青于藍(lán),綠染指;魚不來,鷗不起;瀲滟滟,天盡頭,只見孤帆不見舟。殘陽欲落未落處,盡是人間今古愁;今古愁,可奈何,莫使騷人聞棹歌;我曹盡是浩歌客,笑聲酒面春風(fēng)和。 《詠蒲扇》 妾有一匹絹,以為身上衣;自織青溪蒲,團(tuán)團(tuán)手中持。朝攜麥隴去,暮汲井泉?dú)w;無人不看妾,不使見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