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最新:神十四任務公布,日本獲準加入,中文界面被質疑
根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最新消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入空間站會后,最近一周的工作任務公布,主要是包括三方面的工作:

1、更新狀態(tài),也就是將天和核心艙調(diào)整為工作載人狀態(tài);
2、物資轉移,先后打開天舟四號、天舟三號貨物艙,并將日常使用物資和工作所需物資全部轉移出來。

3、設備安裝,將已取出的各項設備歸位,準備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他們在軌183天的航天任務也已經(jīng)公布出來:
1、配合問天和夢天實驗艙和核心艙的交會對接、轉位等工作;

2、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
3、完成艙內(nèi)外設備及空間應用任務相關設施設備的安裝、調(diào)試、操作,包括艙外安裝小機械臂等,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4、進行日常維護、維修等相關工作。

由于神舟十四號乘組執(zhí)行的是中國空間站最為關鍵的建造任務,在今年年底之前,空間站將會徹底建造完成,成為中國在太空的科學實驗室,因此他們的任務還是比較繁重的。我們堅信他們可以順利、圓滿完成任務。

正是因為現(xiàn)在中國航天的發(fā)射,已經(jīng)成為了常態(tài)化的工作,下個月就將要發(fā)射問天實驗艙,而我國空間站內(nèi)部的一些設施設備圖,也流傳出來,在我國網(wǎng)友都萬分激動之下,卻受到了國外的質疑。
原因很簡單,就是認為中國空間站采用的是全中文界面,甚至有NASA相關專家表示,這是對于宇航員的不友好,不符合國際標準。

相信大家看到這一幕,已經(jīng)開始笑了,中國空間站完全是我國自主研發(fā)和建造的,必然是用的是中文,而且入駐的航天員,都是中國本土的航天員,采用中文界面,也是方便他們在軌執(zhí)行任務時使用便利,為何要采用英文呢?

其實,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質疑,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國際空間站將會在未來2-5年內(nèi)退役,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會是唯一的空間站。
所以國外想要進行太空實驗,就不得不進入中國空間站,而學習漢語,就將是他們的航天員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

其實中國作為航天大國,一直都是采用包容的心態(tài),航天局多次對外公布,空間站建成之后,將會允許符合條件的其他國家加入進來,一起進行科學實驗。
截止到目前,已經(jīng)有17個國家被我國批準可以進入空間站,其中有一些國家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注意,比如俄羅斯、巴基斯坦、波蘭、日本和印度。

由于沃爾夫條款的限制,美國是沒有辦法和我們合作的,而巴基斯坦和俄羅斯和我國關系友好,出現(xiàn)在名單中無可厚非,但是日本和印度也被獲準加入,就讓很多人表示費解了。
目前航天局對此沒有做出解釋,但是明確表達過,只要是符合我們的規(guī)定和條件,我們都是歡迎的。也許這就是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絕對自信!

顯然我們從中肯定是可以獲利的,比如航天員運送進入空間站的問題,要知道現(xiàn)在俄羅斯的聯(lián)盟號運送航天員,單程費用就高達8000萬美元!
最后我想說,我們可以想到的,相信中國航天團隊也能夠想得到,所以沒有必要過于擔心。期望空間站早日建成,也希望我們早日成為真正的航天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