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草書圣手中書協(xié)孫友升先生
孫友升老師草書是藝術水準最高的書體,“連環(huán)鉤鎖,神化無窮”,但是歷代書家都在喋喋不休告誡后人,寫好草書,必先學好端楷,然后再寫好行書。孫友升老師說,曾習楷二十年,乃津門魏碑大家孫伯翔入室弟子!旁獵隸書及魏碑!

草書越寫越覺其難,孫友升說草書初習似乎比行書入手快,而且有一個錯覺,草書書寫是行書書寫的“提速”。恰恰是“行筆如飛”是要把字寫壞的,蔡邕論書有“疾澀”之說,其理極精,用筆“疾”就是快,但快中必澀才好,如果快且滑,這樣的字就一定飄泛輕浮。在疾中有遲澀,在飛動里有沉實,這確實是草書中的難上難?!扒匀f瀝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睂O友升老師的草書就像一步一匍匐的朝拜者,在向最高的廟堂行進。


孫過庭《書譜》、《智永千字文》以及后世的草書,孫友升老師幾乎都涉獵過,他說,明代的諸賢把草書推到了一個新高度,開始他對祝枝山的草書頗感興趣,經(jīng)過臨習認為還是董其昌的草書境界最高,雖然看似平平,少有大起大落,然而在舒緩的游走中,有千鈞之力蘊于其內(nèi),董其昌在他的《畫禪室隨筆》中說:“總之欲造極處,使精神不可磨沒。所謂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何獨書道,凡事皆耳?!?/p>
孫友升老師草書尤其講求神韻,這種“神”來自于書家的神,曾觀孫友升老師作書,濡毫弄墨之時,其神情凝然進入“旁若無人”之狀態(tài),及到揮翰疾走之刻,已然“忘其形骸”。其曾創(chuàng)作毛主席“詠梅”詞草書,在丈八紙上,每字大如斗,其可謂筆走龍蛇,水涌平川,有疾走澎湃之勢,鋒起鋒落,墨聚墨散,寫出“詠梅”詞的豪情萬丈。

孫友升老師其創(chuàng)作的李白《懷素上人草書歌行》草書巨幅之作,寫出“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成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薄捌饋硐虮诓煌J郑恍袛?shù)字大如斗。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痹娋浜罋鉀_斗牛!

孫友升老師草書落筆鬼神驚,翰飛龍蛇走,用此句形容恰如其分。

孫友升老師書法走向全國,被各大博物館收藏及收藏名家收藏,孫友升老師是津門書壇的驕傲又是津門不可多得書壇巨匠!孫友升老師的草書被稱為津門草書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