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延遲滿足,hold住你的痛苦,可能你的很多問題都解決了
2023-07-11 08:23 作者:Fitness_KayKay | 我要投稿
回顧一下,當你還是一名小學生時,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暑假或者寒假假期的? 是早早就做完暑假/寒假作業(yè),然后在剩下的日子玩?zhèn)€痛苦,還是先開心地玩,拖延到假期要結束的前兩天才心急火燎地趕完作業(yè),亦或者做一個什么時候玩耍,什么時候做作業(yè)的假期計劃,然后按照計劃認真地執(zhí)行? 回顧一下你自己的工作習慣和做事方式,看看你每天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的。
你上班的頭兩個鐘,是做容易和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是做困難和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你是先解決麻煩事,還是把麻煩事拖到快下班再解決?你在解決麻煩事情時心態(tài)是怎么樣?
也許通過回答以上這些問題,
你可以從側面了解自己延遲滿足感的能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幼年時期有一段奇特經(jīng)歷。 斯皮爾伯格是個孤兒,被送到一個孤兒院。這個孤兒院有一個規(guī)定:這里的每個孩子每天都要受到一次體罰,這沒有選擇,但可以選擇什么時候挨打——早晨起床之后、中午或晚上睡覺之前。 所有的孩子都選擇把挨打的時間盡量往后拖,最后拖到晚上睡覺之前。只有一個孩子,選擇在早晨起床后挨打。這個人就是斯皮爾伯格。 斯皮爾伯格的想法是,
反正這頓打是免不了的,那么,晚挨打不如早挨打。早晨挨過打了,就不用擔心了,他就可以輕松度過一天中的剩余時光。而那些一直把挨打的時間往后拖的孩子,從早晨起床就在擔心挨打,一天沒有過好,到了晚上,這頓打還是躲不過去。
我們從這個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斯皮爾伯格選擇的行為模式和人生態(tài)度是:
先吃苦,后享樂。
他敢于直面痛苦并且有能量承受這痛苦。
我猜測這種生活態(tài)度對他現(xiàn)在所取得的成就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