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最慘——關于乃木坂二期不遇與未來新四困境的分析
二期慘,基本上是紫人之間的一個共識。
從出道拉車,到二期扛把子猴莉黯然畢業(yè),現(xiàn)在二期就像是一群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一樣,只能去外面闖事業(yè)。回頭來,還要像被pua一樣,把LLC當成自家父母一樣渴求著認可??上?,LLC不是爹媽,是資本,不太可能推此時此刻已經沒法在偶像業(yè)這方面繼續(xù)向前走的二期了。
不過,未來會有一群人比二期更慘,她們就是新四五人。
那么二期為啥慘?為啥說新四會很慘?
最大的源頭就是鄰代競爭關系。
啥叫鄰代競爭關系?
首先,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喜新厭舊的。也就是說,在新人入團之后,如果沒有強大粉絲基礎,是很難扛得住一波粉絲轉推的。
然而這個問題在二期上不太一樣,因為一期是打江山的核心成員。二期進來的2014年,一方面,乃木坂并沒有充足的資源去提高二期的曝光度,另一方面,當時的乃木坂=一期的乃木坂,加之一些有關二期的風言風語導致日本dd對二期觀感不佳,最終二期莫名其妙地被和一期對立起來。即使現(xiàn)在,二期的黑子消失,也無法抵消當時的人氣損失。
三期在2016年年末進入后,新鮮感和一期top幾乎一對一的幫扶,則給二期帶來了更大的打擊。乃木坂的上升,使得更多資源能夠投入到三期的培養(yǎng)中。從top到三期的人氣轉移,直接導致了二期像是被跳過了一樣形成了人氣斷層。二期目前為止,混出來的,要么走村外如學霸,要么有一技之長如新內姐、純奶,基本都在朝著綜合藝人先進,很少有能夠在偶像業(yè)上繼續(xù)發(fā)熱發(fā)光的了。
所以二期慘的根本原因,前有一期壓著,后有三期托著。重要的人氣成長期,因為和一期的競爭而告吹,而后續(xù)因為無法和三期競爭新鮮感,也就很難繼續(xù)吸收村內粉絲群體。
三四期之間也同樣存在鄰代競爭關系,三期粉絲覺得四期廢,吃資源不打輸出,四期粉絲覺得三期老,沒什么新鮮感。但是因為四期進入紫團的時間,剛好是紫團巔峰期,資源能夠拉滿,所以并沒有很嚴重地被三期壓上一頭。
而未來比二期更慘的存在,就是新四。
之前投過一篇文章,提出了五期要來的可能性。如果五期真的進入的話,官宣甄選應該是在五月九日的三期live結束之后。而五期到來后,四期新人期徹底結束,新人資源轉向五期。最終,新四五人,既沒有吃到四期去哪兒那樣的新人資源,也沒法混進五期吃新人資源。
最終,她們作為4.5期,資源吃的是四期的殘羹剩飯,人氣增長期也沒有足夠的曝光度來培養(yǎng)粉絲群體,前有四期壓一頭,后有五期拉一把。最慘的是,她們名義上還和四期是一起的,沒有獨立成期的結果就是連谷子、live都沒法單獨開,更沒有四期專屬曲之類的東西。
那么五期不來,她們就能混得好了么?
要我說,未必。
因為本質上新四仍屬于四期,資源和四期吃在一起。資源吃在一起的情況下,新四的后發(fā)劣勢是非常大的。人設不完整,即使完整也要和四期撞人設,最終,就進入到了一個比二期更難出頭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如白團大園玲那樣機遇+能力的雙重buff,恐怕除了有幾個小角色可演的弓木姐姐以外,新四另外四人恐怕都要基本工資領到畢業(yè)了。
二期的慘,某種意義上是乃木坂缺乏資源情況下招人的歷史必然,但是新四的慘,純粹是因為決策失誤。坂道合同甄選的意義,對于藍白來說大于對于紫的意義,紫完全可以不要新四五人,把這五人分配到另外兩團中。這樣,對她們的未來絕對是更好的選擇。
多說無益,希望她們,有一日能夠出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