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叢書》 宋 王楙 (五)

? ?太牢
? ?太牢,指牛、羊、豬;少牢,指沒牛用羊、豬?,F(xiàn)在的人于是以為牛是太勞,羊是少牢,不知道太牢有羊,少牢有豬。
? ?在《禮記》里說“郊特牲而社稷太牢(王在城市郊外祭天時一頭牛作為祭品,祭祀土地和谷神祭品必須牛、羊、豬。)”
? ?又說“卿大夫少牢,士以特豕?!?/p>
? ?又說“特羊”。
? ?現(xiàn)在的士大夫遵循傳承用豬祭祀,這點不會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在《嘉祐雜志》記載說常禹錫判太仆,供袷享太牢,所供的祭品只有牛,不供羊、豬。從此事可以知道世俗流傳已經(jīng)錯誤到什么地步。
? ?按我所了解的,唐朝人稱牛僧孺為太牢,稱楊虞卿為少牢,《東都賦》有句“太牢饗”,看注解說“?!?,看來這錯誤很早之前就開始了。
? ?東漢呼萬歲
? ?東漢時期的臣下之間也呼萬歲。比如馮魴降服強盜后,并赦免了他們的罪,令他們各自回家耕種作農(nóng)民,強盜感恩齊呼“萬歲”。
? ?耿恭被匈奴人圍困時,跪下拜井,眾人齊呼“萬歲”。
? ?馬援說“如今仰賴士大夫的力量,蒙受大恩,紆佩青紫?!崩羰總凖R呼“萬歲”。
? ?元旦,門下掾王望為太守祝壽,掾史齊呼“萬歲”。
? ?臣下經(jīng)常如此稱呼,不覺得這是超越本分。
? ?不但如此,我讀漢朝刻本《故民吳仲山碑》時,里面的銘文中有“子孫萬歲”這樣的句子,當(dāng)時一般民眾也稱萬歲,可見當(dāng)時民眾稱呼萬歲,當(dāng)?shù)氐墓倮羰侵赖模膊徽J(rèn)為民眾這樣做是不對的。
? ?只有竇憲,他到長安任將軍職位,尚書以下的一些官員私下商議“等將軍來了,我們都伏身呼萬歲?!表n棱很嚴(yán)厲的說“禮無規(guī)定臣下之間可以呼萬歲。”眾人一聽皆覺慚愧。
? ?現(xiàn)在這句是人們所避忌的話,但在以前并不像如今這么避忌。
? ?喜人附己
? ?喜歡別人恭順自己,討厭他人違逆自己,這是人之常情。王荊公任用曾、呂這類人,導(dǎo)致生了很多事,真是因為“喜歡別人恭順自己,討厭他人違逆自己。”
? ?唐朝的韓退之可以說是位賢明的人了,但也有這毛病。我信了,人自私自利的心很能克服??!讀《李翱集》,里面有一篇《與退之書》說“譬如老兄你這人判定對方是不是賢明的人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他必須會寫文章,而且還要聽話,順從您的想法,按您的想法去執(zhí)行,依附您的人您就提拔他。要是有人不順從您,就把人家當(dāng)乞丐,連暼他一下都沒興趣,怎么可能提拔他們呢?這樣的退之,如秦漢之間那些崇尚行俠仗義之豪俊。”
? ?讀李翱所說的話,可見退之平時很喜歡推薦他人,但有個條件就是此人必須順從自己。李翱寫信指出韓退之的毛病,我想應(yīng)該不會是假的。
? ?周顗處曖昧召禍
? ?人不要讓自己處于曖昧的境地,曖昧的境地會找來災(zāi)禍,絕對要告誡自己不可如此!
? ?我讀晉朝時期王處仲叛亂,劉隗規(guī)勸皇上把王處仲的族人都?xì)⒘?,王?dǎo)急忙率領(lǐng)族人到宮內(nèi)請罪,在宮內(nèi)王導(dǎo)見到周顗正要入宮,于是上前對周顗說“伯仁,這里百十號人的命,等您來拯救了?!敝茴壚矶疾焕韽街弊呷雽m殿里。
? ?他見了皇上,向皇上說王導(dǎo)這人如何如何忠心,很用心的懇求皇上,拯救王導(dǎo)他們?;噬下犃酥茴壍膮R報,接受了周顗的諫言。周顗因為救了王氏很高興,喝了很多酒,帶著醉意走出宮殿。王導(dǎo)此時還守在宮門外,看見周顗出來,趕忙上前打招呼。但周顗不理他,而是對左右說“今年殺了賊奴,獲得個斗大金印系在肘?!敝茴夒x開皇宮,又寫了奏折說王導(dǎo)的好話,其中的言辭很懇切很用心。
? ?周顗救王導(dǎo)的這些事,王導(dǎo)一點都不知道,不知道周顗正盡心盡力的救他,反而因為周顗的態(tài)度,對他懷恨在心。后來王處仲得志,他詢問王導(dǎo)“周顗在南北方很有名聲,應(yīng)擔(dān)任三司?!蓖鯇?dǎo)不說話。王處仲又說“那不任三司,也應(yīng)該任令仆吧?!蓖鯇?dǎo)還是不說話。此時處仲說“都不行的話,只能殺了他。”王導(dǎo)依然沉默,周顗因此被殺。
? ?王導(dǎo)后來在整理中書一些舊奏折時,發(fā)現(xiàn)周顗為了救他,可謂是費盡心力,想盡一切辦法為他開脫,他拿著奏折哭著對大家說“我雖然不殺伯仁,但伯仁因為我而死去。幽冥之中,我辜負(fù)了良友!”
? ?周顗的災(zāi)禍?zhǔn)亲约赫腥莵淼模l都不能怪。你要救人卻不讓人知道你在救他,按周顗的以為,他只是講了公道話,沒什么好招搖的,他的志氣非常令人佩服,但可以秘密讓王導(dǎo)知道他正在救他,這也不會讓人看出是私恩,也是可以的。何必人家找你說話,不理睬人家,出入殿門還一副跟自己無關(guān)的樣子,而且你正在救人家,為何還當(dāng)他的面說“殺賊奴”呢?
? ?周顗自己表現(xiàn)出這樣貌,又說出那樣的話,會讓人以為他在宮內(nèi)干了什么對自己不利的事,也會讓王導(dǎo)以為你不但不救我,估計還設(shè)計陷害我的想法出來,這不招人起疑心嗎?
? 這一做法,不能讓別人看出你是個好人。特別人處在危機關(guān)頭,他那副神色誰也受不了,王導(dǎo)后來的行為能說是陷賢人嗎?
? ?王處仲三問王導(dǎo),他都沒回答,可見當(dāng)時他的心里有多復(fù)雜。周顗死后,才知道周顗那種玩世不恭對待自己的方式,其實正是在盡心盡力救他的一種方式,王導(dǎo)明白了,但已經(jīng)晚了,周顗的行為,不說怎么能理解??!因而,我知道人做事千萬不要讓自己處于曖昧的境地,而且還是在政治場這么危險的地方,更加不可如此,否則稍有不慎,便會把命玩沒了,一定要向他人明示禍隙。
? ?周顗本來不應(yīng)該死,他為了避恩,反而召來災(zāi)禍,這故事看了令人心生悲哀。
? ?古文奇字
? ?劉棻曾經(jīng)跟隨揚雄學(xué)習(xí)奇字,所謂的奇字,是指古文的變體。秦朝時破壞了古文,古文有八種:一,大篆、二,小篆、三,刻符、四,蟲書、五,摹印、六,署書、七,殳書、八,隸書。
? ?到王莽時期,他令甄豐改動并制定古文,于是有六書:一,古文,在孔家墻壁發(fā)現(xiàn)的。二,奇字,指古文異變的字體。三,篆書,秦朝時期流行的篆書。四,佐書,也就是隸書。五,繆篆,指摹印。六,鳥書,指寫在幡信上的字。
? 《唐書 藝文志》里面有三卷《古文奇字》。郭璞喜歡古文奇字,韓退之也自稱略識奇字。
? ?我對司馬相如賦有些感到奇怪,因為里面古字聱牙,根本無法看懂,可當(dāng)時的天子,一看這篇文章很高興,按此能了知當(dāng)時的君臣是懂古字。
? ?后世士大夫讀書作文章,得過且過安于現(xiàn)前,不會想去了解古字。因而這些古字運用慢慢失傳,士大夫以為這些古字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什么用處了,但他們不知道有不識字之誚。
? ?婦人封命
? ?依照漢朝的規(guī)定:列候的老婆稱為夫人,列候死后,他的兒子繼承列候,他的母親便成太夫人,要是父親死了,兒子沒繼承列候,便不能稱為太夫人。
? ?我讀杜佑所作的《通典》注解,說晉朝也有,比如羊祜死后兩年,平復(fù)吳,武帝說“這都是羊太傅的功勞?!币虼瞬吒骒飶R,依照蕭包的先例,封羊祜的夫人為萬歲鄉(xiāng)君。又下詔太傅、壽光公鄭沖,太保、郎陵公何曾,皆假夫人、世子印綬,其實都如郡公侯之類的。我以為在這里沒有見到夫人被封是夫死了從子的意思。
? ?讀《南史》宋鄱陽侯孟懷玉的母親被封為檀國太夫人,有司奏行,當(dāng)時的御史中丞袁豹彈劾說“婦人是隨夫的爵位,懷玉的父親綽見生前是大司農(nóng),他的老婆不能從子?!庇谑亲嗝馍袝裙?。
? ?又讀《通典》里說,唐朝時婦人各自看她的夫君、兒子的官品,如果夫君、兒子是任官職或有爵位,隨高的封。但見歐陽詢老婆徐夫人的墓志,說徐隨夫渤??ぞ鉃椴澈?し蛉耍箅S兒子,被稱太縣君,看著像是太夫人的意思。這是因為她兒子的官位低,他的母親不能封為太夫人的緣故。
? ? 楊胡有后
? ?后漢楊震的九世祖是楊喜,漢高祖時期,因為有功勞被封為赤泉侯。他的高祖楊敞,在昭帝時期任丞相,被封為安平侯。他的父親楊寶,學(xué)習(xí)歐陽氏的《尚書》,在哀平時,隱居教授《尚書》,居攝二年,與龔勝、龔舍、蔣詡被召回朝廷,楊寶遁逃,不知去向;光武很欣賞楊寶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建武中,公車再次召他。楊寶以自己年紀(jì)大,而且身體不好為由推脫,在家中離世。
? ?楊震的兒子楊秉,楊秉的兒子楊賜,楊賜的兒子楊彪,楊家四代人皆任太尉,德業(yè)相繼,是東京的顯族。這些可以見《楊震傳》,但是在《前漢書 楊敞傳》中沒提到楊喜,《漢書 鮑宣傳》后面有提到漢朝末年有節(jié)操的士夫時,說龔勝、龔舍、蔣詡這些人不如楊寶,難道楊寶的事跡散失了?按照這個記載,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四代榮耀,難道跟楊寶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沒關(guān)系嗎?
? ?又,胡廣的六世祖是胡剛,為人清高有節(jié)操,王莽召他入朝廷,胡剛將衣冠解下懸在大門離去,他逃亡到交阯,隱居在平民百姓中。后來胡廣成為漢臣,為朝廷服務(wù)三十余年,歷事六帝,功名炬赫,漢朝很少人達(dá)到他這個地步。推導(dǎo)到原本,也是因為胡剛這人不露聲色的聚集功德,才能使后代有如此殊榮。
? ?這兩件事和應(yīng)曜相同,都是隱蔽自身耀眼的光芒,所以能庇蔭后世的顯榮?!稘h書 高士傳》沒記載胡剛,如果不是因為寫胡廣,誰會知道有這么個高風(fēng)亮節(jié)的人?唉,沒被記載入史書的清節(jié)之士多的是,我因此特意記錄下來。晉朝的佺期,唐朝的元琰,皆是楊震的后人??季俊妒老怠罚瑮钍显谔瞥惺蝗藶楣?,家族真的很興盛。
? ?漢奉行故事之弊
? ?魏相擔(dān)任丞相時,利用舊日的典章制度來勸宣帝,當(dāng)時的人們以為魏相很識時務(wù),而且處理得也很得當(dāng)。
? ?我也認(rèn)為宣帝時期的那個世態(tài),的確得按舊日的典章制度。但所謂的按舊日的典章制度,就是遵循大綱而已,因世態(tài)不同其中一些細(xì)節(jié)還未完善,怎么可能不做修改呢?霍光不學(xué)無術(shù),他的政治理念乖陋,無一是處,怎么能成為后世法程呢?如果對此不厘正,遵循他的政治理念的話,那么魏相的見識,也是很乖陋的。
? ?我讀貢禹這一段,有些是針對當(dāng)時的腐敗,向皇上說明很多舊制度在現(xiàn)代是行不得的。其中有句說“武帝讓人找了數(shù)千個漂亮的女人,將她們送入后宮。武帝死后,昭帝年紀(jì)還小,由霍光掌管政治,但霍光不懂禮儀之正道,他私下大量收集金錢財物,以及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等生禽,共一百九十種,將這些東西隨著武帝埋葬到地下。然后將數(shù)千宮女關(guān)進(jìn)陵園,這種做法極違背正禮,逆了天道人心,霍光的做法,肯定不是武帝的意思。昭帝死后,他又再次如此再做一次。到孝宣時候,臣下們依然遵循舊日的典章制度,實在令人痛心。如果天下人都這么行事的話,大家四處找美女來家中,那么每個諸侯便有數(shù)百位妻妾,有錢的富豪、政府官員、一般的民眾也可以養(yǎng)個數(shù)十個女人,要是如此的話,這些人的家里將有很多怨女,社會上自然就會出現(xiàn)很多娶不到老婆的人。然后某諸侯、官員、富豪死了,財富都會跟著埋入地下,這簡直就是地下多寶,地上無財。造成世間這種亂象,都是因為皇上的過失,而大臣們的罪過是遵循舊日的典章制度?!?/p>
? ?貢禹這段話,正好可以懟魏相,又所謂的齊三服、官屬、金銀器、織室、馬廄,種種過度消耗社會資源的作法,都是武帝遺留下來的弊端。后來的皇帝只是一味的遵循,不去應(yīng)時勢做出改革,霍光的做法也沒什么好指責(zé)的,魏相號稱為中興賢相,他因為乖陋而繼承過去的弊端,也沒什么好奇怪的,但這也很令人痛心?。?/p>
? ?晉史舛誤
? ?庾敳說“嶠森森如千丈松,磊砢節(jié)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庾敳傳》寫說是贊嘆溫嶠。但在《世說》與《和嶠傳》中寫為和嶠。
? ?《晉書》、《世說》都這么記載“周嵩喝醉后拿起蠟燭丟向大哥周顗,周顗說‘阿奴火攻,固出下策。(大意:呵呵,阿奴用火攻啦,已經(jīng)沒招了。)’”這個“阿奴”是周謨的小名,其實周顗只會說“阿嵩火攻”,后人誤把阿嵩當(dāng)阿奴。
? ?在《王祥傳》說:王祥,漢朝諫議大夫王吉的后人。可是,按事實王吉是漢宣帝時期的諫大夫,所謂的諫議大夫,從光武時期才有,所以這個諫議大夫也是錯的。
? ?《容齋隨筆》說“《漢書》說袁種告盎飲亡何,《史記》說飲亡苛。這里二個意思完全不同?!蔽覀€人以為何、苛二字,在古時候是通用的,其實是一個意思。
? ?讀《漢書 賈誼傳》有“大譴大何”,在《新書》是“大譴大苛”,這可以作為證據(jù)。
? ?史傳也會出現(xiàn)因傳寫失誤而出現(xiàn)訛舛,但后來直接當(dāng)成事實。比如《漢書 衛(wèi)綰傳》說“不孰何綰”,但《史記》說“不譙呵綰”,懷疑當(dāng)時的《史記》是寫“不誰何綰”,后來傳寫的人誤以為是“譙呵”。
? ?再比如《史記》說“大將軍出窳渾”,在《漢書》卻說“真渾”。
? ?《漢書》說“禽黎為河綦侯”,而《功臣表》是說“烏黎”。
? ?《漢書》說“謂調(diào)雖為常樂侯”,《功臣表》卻說“稠睢”。
? ?這樣的事太多了,古時候的字文后人因看不明白經(jīng)常將魚誤寫成魯。(魚誤寫成魯?shù)牡涔剩鲎浴侗阕印肪硎拧磧?nèi)篇·遐覽〉“符誤者不但無益,將能有害也。書字人知之,猶尚寫之多誤,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