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兩開花

? 憶昔幼時,看到孫悟空,只知道它非常能打,也只喜歡他“特能打”這一特點,以至于每次翻書,便很任性地翻到他打殺的那一環(huán)節(jié),至于什么人物,緣由之類,一概抹去。反正誰小時候不粗淺幼稚呢?
? 青少時,認為孫悟空是個傳奇的冒險家,游歷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國家,看遍風光繁華,綺麗繽紛,面對重重艱險,靠一己之力橫掃天下,對于血氣方剛的“半吊子成人”來說。這可以是一種令人神往生活。一路旅行,一路拔奸懲惡。以至于根本想不到,在現(xiàn)實中,旅行是需要錢的,而這個世界的風光榮華,是沒有臆想中那么完美浪漫的。而且,你會因為動手打人而遭受懲罰,即便對方是個十足的惡棍。那時的我,不可能懂得了這些,因為沒有經(jīng)歷過,所以才會對著沙漠里的一方綠洲癡癡傻笑,認為它就是這個世界的全部。以至于等到師徒四人登上靈山,功成正果之時,我會很掃興,僅僅是掃興,那時的我,根本不會為了一場幻夢的消弭而感到感慨落寞,我只是繼續(xù)沉眠,等待下一場夢境的到來。
? 直到醒來那天......
? 中年之時,我一度認為,如果孫悟空進入了職場,必定是一個很成功的存在。這不是在蓄意在惡搞或無腦地二次創(chuàng)作。一個人,從重大錯誤上調(diào)整好方向,即便團隊里的隊友大都沒有什么用,但他卻依舊一磚一瓦地建設著,付出著。盡管唐僧黑白不分,豬八戒好吃懶做還挑撥離間,沙僧只是永遠那么緘默軟弱。他依舊用自己的身體力行,領導與建設,感染與鼓舞。以至于到達靈山,孫悟空問八戒:“你怎今日不吃了?”八戒笑著說:“近日食腸窄小,卻不曾想吃了?!笨赡荜爢T的成長,有事的確離不開一個出色的領導者,由他親手拉扯起來一個團隊。
? 以至于到如今,我已時風燭殘年之時,才慢慢明白,吳承恩說孫悟空是神,是石猴,但我們不能真因為一層皮而把他與人區(qū)分開來。他是一個人:年少時犯下大罪,被判“有期徒刑五百年”后,才浪子回頭,除去頑劣,重回正軌。
? 這樣我想到了一個關(guān)于高考的故事,主人公在高考前,一個母親病發(fā)住院的夜晚,從網(wǎng)吧終于趕到了病床前,失聲痛哭,為自己的叛逆而懺悔。
??

?“?五百年了”,我還經(jīng)常拿這個詞來打趣,殊不知,五百年,比人的一生還長數(shù)倍。其中的久遠,空虛,滄桑,痛苦以及一切的一切,不是僅用“五百年”這三個方塊漢字可以一筆帶過的。
? 當初的孫悟空,口口聲聲說“自由不羈”,卻還眼饞著玉帝的寶座,自己扇自己耳光。身為一個神仙,看管蟠桃園居然還監(jiān)守自盜,這一點上,空有不死之身,再活個五千五萬年,卻比凡人還輕浮幼稚。有一雙辨清善惡的火眼金睛,卻在大鬧天宮,偷走仙丹之時看不清自己的放縱愚蠢,一個筋斗云十萬八千里,面對心靈狹隘的自己,反而寸步難行。
? 不過好在,就連這樣頑劣的浪子,也終究回頭了,這再一次證明了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盡管過去了五百年。反正我們也無法深究它是在第一年悔改的,還是在第四百九十九年悔改的。過去了這么久,這么多挫折。
? 彎道,曲折,陽光,苦難,逃避,抉擇......
? 歷經(jīng)了這么多......
? 孫悟空,他終究修得了人生的正果。
? 而至于現(xiàn)在,我才明白了這一切,也真是遲鈍呢。
? 當初的孫悟空不也是很遲鈍嗎?
? 哈哈,可能,每個人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吧。
? 我不再是那個喜歡打打殺殺的孩子了,但我依舊喜歡孫悟空。
? 笑看輕狂齊天圣,愿做靈山斗戰(zhàn)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