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謹將此文獻給我的小弟
我的小弟其實不是我的親弟弟,是我妻子的弟弟。在這里將此文獻給他,是為了紀念他,今天是他去世周年忌日。

他是第一個向我提出建議的人,建議我退休后寫物理科普文章,主要寫給這樣的人看:平時不學物理,平時不搞物理,尤其是覺得物理好難,看到物理就發(fā)怵。

我的小弟個頭不高,稍微清瘦,但精神飽滿,性格熱情開朗,說話風趣幽默,待人友好善良,為人誠實謙虛,做事果伐決斷,生活樂觀向上,閑暇時自學小號,吹奏的《霍拉舞曲》(1944年美國上映的電影《出水芙蓉》里面的小號曲)惟妙惟肖,還能做得一手好菜,正可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我的小弟讀高中時成績平平,畢業(yè)后只能進入一家工廠,當了學徒工。由于涉世未深、不諳人情世故,工作不到一年,他就被人陷害,替人背了黑鍋,自此失去了工作。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他立志參加高考,真的是“頭懸梁,錐刺股”,臥薪嘗膽,不分白天黑夜、廢寢忘食地復習讀書。老天不負有心人,第二年,他如愿以償,順利考上了師范大學,讀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當時國家對大學生的政策是統(tǒng)招統(tǒng)分:統(tǒng)一招生,統(tǒng)一安排工作。畢業(yè)后,拿著報到證,他從省會城市來到了一個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書。
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改革開放沒幾年,社會整體還比較封閉保守,不過思想已經(jīng)開始有所松動。尤其是年輕人,穿衣打扮開始追求時尚。記得有一陣子,流行窄腿褲。聽說有的地方就有人在街頭一手拿啤酒瓶,一手持剪刀,看到窄腿褲,就把啤酒瓶塞進褲子腳口,以啤酒瓶為標準,凡是啤酒瓶塞不進去的,就一剪子把腳口豁開。物極必反,人們干脆走另一極端,忽然又流行起來喇叭褲,褲子從膝蓋到腳口,呈喇叭狀,腳口足足有一尺一二,寬大得能覆蓋住整個腳面。我也有一條喇叭褲,現(xiàn)在一直壓箱底兒,權(quán)作紀念。

我的小弟從省會到鄉(xiāng)鎮(zhèn),習慣未改,上課時仍是身著筆挺的西裝,脖系大紅的領(lǐng)帶,腳踩锃亮的皮鞋,頭頂自來卷發(fā),左手中指帶著一個金戒指,顯得極為拉風,也與當時的偏僻鄉(xiāng)鎮(zhèn)氛圍格格不入。其貌不揚,卻又神采奕奕、風流倜儻,男人見了羨慕嫉妒恨,女孩子見了不由得怦然心動。
我的小弟在教書之余,追趕科技浪潮,開始自學計算機,很快從一個文科生華麗轉(zhuǎn)身,成了一個理工男!他毅然辭職下海,孔雀東南飛,去上海、廣東等地教計算機、開網(wǎng)吧、設(shè)計安裝戶外大型顯示屏、編寫程序、設(shè)計產(chǎn)品logo,還買了全套攝影器材,拍攝產(chǎn)品廣告。
可惜天妒英才,小弟不到60歲就患癌去世,今天是他辭世周年忌日,我已經(jīng)撰寫物理科普文章20多篇,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決定寫物理科普文章,除了小弟的原因,還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勵,還有我的理念。最初看動畫電影《料理鼠王》這部電影,印象最深的是廚神 Auguste Gusteau 先生的著作名稱《Anyone can cook》(人人都可以烹飪),現(xiàn)在我把這句話修改成:Anyone can enjoy Physics(人人都可以欣賞物理),與大家共勉。

有了既定人群目標,也就有了寫作要求。我寫物理,盡量避開數(shù)學,深入淺出,話語通俗,透徹解釋,希望平時認為物理很難的人,讀了我寫的科普文章后,會有一種這樣的感覺:物理原來也不是那么難,我也能看懂!并從此以后不再發(fā)怵物理。讀我的文章是你受益,不讀我的文章不是我的損失,人人都需要懂點物理,人人都可以懂點物理,人人都可以領(lǐng)略物理的魅力,只要你愿意!
其實,在作出物理科普決定之前,我躊躇了好長時間。我完全明白,物理科普之路不好走、太寂寞,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章,懂物理的不需看,不懂物理的十有八九不看。對物理心懷恐懼的人,又真的想了解物理的人,太少;并且目前網(wǎng)絡(luò)算法,很少會推薦人們不感興趣的東西?,F(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時間碎片化,接受的信息多如牛毛,就算展現(xiàn)在眼前,大多也是視而不見。所以這樣的物理科普,猶如破冰之旅。不過,當有人告訴我,我發(fā)表的文章,他全看了,都看懂了,我就覺得,我的努力沒有白費,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明天的美好,有自己的汗水,吾心甚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