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水冷卻系統(tǒng)的摩托,才能叫水鳥
大家好,今天由MAX帶來的【虛測評】潘洛斯積木672109(銀白電隼)
01美圖展示
▼精修圖片展示



02前言
這款水鳥由潘洛斯在職設計師老馮設計,之前四月深圳展會展示了四款新車型,后面也會陸續(xù)上市,除了扎實的設計能力外,老馮還有一個我最想擁有的特質(zhì):每天都要飲奶茶,但又不長胖的神奇體質(zhì)!
其中的紅色水鳥我都聽過路人提及最多的是,水鳥不是藍銀色的嗎?
我回來找了一下,原來有紅色的。

據(jù)說還有隱藏玩法。
喜歡經(jīng)典藍銀配色的可以自改,估計后續(xù)也會有商家出改件包。
那這臺1:5的大水鳥效果怎么樣?
出于好奇,Max帶你,云拼砌一次。Let's go
03
盒照
▼抽屜式外盒,盒子正面是黑底加車體圖的彩繪!右下角標注為H級,官方給出的顆粒數(shù)為2625顆粒,1:5比例,燈光版。背面就是各種細節(jié)與玩法。
官方標注尺寸為:53 × 18 × 34cm,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尺寸上面的幾個字:中國制造,我覺得這才是漂亮的。




04
內(nèi)容物
▼抽屜式打開,里面抽出AB兩個內(nèi)盒。步驟分包,大包零件3大包,2個極大的車輪,前后輪胎都是賽道光頭胎,但厚度不同,還有全新開模的透明前檔+燈光組件。





▼一本與外盒一樣的說明書。裝載說明書的袋子中,緊貼說明書背后是貼紙還有軟管零件。說明書首頁有大量的產(chǎn)品說明,讓大家更加了解這臺水鳥的設計。




▼說明書帶步驟分包,完成的步驟進行灰階處理。說明書拼裝教程共計147頁,455步完成。后面是零件表,全部零件由自家生產(chǎn),1號大包內(nèi)有對應說明書步驟的123三個步驟分包的零件包。兩張貼紙,共計36處要貼的貼紙位置。




▼這次零件包有兩個特別的點,一個是外觀白色零件是珍珠噴鍍工藝的零件,表面沒有顆粒,噴的效果非常好。第二個是長插銷,用了深藍色,讓外觀看上去洞洞沒太多明顯的膠感。

05
拼搭過程
▼開拼了。6步驟的綠色線是多余的,不用理。
先拼的模塊是一個復雜的3+N,4速變速箱,大家拼裝過程一定要多測試,靜態(tài)狀態(tài)下,換檔成功率可以說95%。




▼水鳥的核心,水循環(huán)冷卻系統(tǒng),在變速箱的前面,兩者合體組成整個車體的肚子。后搖臂真車是單邊的,這里為了車輪不歪,用透明零件做了雙搖臂,再通過排氣管的錯位,讓視覺上覺得它是單搖臂的。
上車架與下方變速箱是分體模塊化的,非常新穎的設計,從這個模塊化結(jié)構來看,完全跳出了某高42130的結(jié)構,算是中國積木設計師的一個原創(chuàng)設計,整個產(chǎn)品算是大模塊化合體。
但沒支撐架,在拼裝過程,車輛要平放在桌面。




▼再組合前叉,懸掛也是1:5大摩托專用的超大避震。
一些有可能成品后干涉的貼貼紙位置,都做了邊拼邊貼的設計。
上前的兩個十字軸插銷,一邊緊一邊松。
居然有2單位高的1*1磚塊零件,我是建議大家先把最后的駐車架先拼出來,可以把車子先站立好再拼外觀零件。




▼設計師很用心,左右兩個行李箱內(nèi)構拼裝順序是不同的。拼裝體驗感很好,沒重復感。
但車尾上方的尾箱有個問題,里面沒做鎖止加固設計,當安裝到主體上時,會容易整個散架。



▼大家看看,素體效果如圖,其實已經(jīng)貼了一半了,我自己喜歡這種邊拼邊貼的方式,怕最后成品難貼,我后來才發(fā)現(xiàn),尾箱裝反了,哈哈。



完成啦,撒花!
06
成品展示
▼成品360度展示







07
細節(jié)
▼單獨開模的風檔是真的非常帥,通透度極高,非常不錯。
把手與剎車都做得好,手剎還能活動的。前大燈內(nèi)有燈光組件。




▼新穎的外觀可打開模塊化設計,能輕松打開外觀零件,看到里面的水平對置發(fā)動機,還有水鳥的靈魂:水冷系列。




▼左腳換檔,軸傳動的結(jié)構,讓它可以跳過麻煩的鏈條安裝,還不用擔心轉(zhuǎn)快了時,鏈條會爆開。
在搖臂的內(nèi)部,連接著剎車片的位置,少了一個#18654(1*1栓連接件),另一邊,有粗壯的排氣管可以從視覺上檔住透明梁,大家會覺得它是單搖臂。




▼左右尾箱的結(jié)構不同的,可以說設計師沒有偷懶做復制對稱,但圖2后座這個磚塊部件就比較容易掉。三個尾箱都可以開合,車牌也用了貨號作為軟植入。




▼座墊可以打開,建議大家要搬運整個摩托時,打開坐墊,拿中間的梁結(jié)構,就穩(wěn)很多。
打開外觀零件后,俯視角度來看,車體還是很瘦的。




▼很奇怪,有一邊的栓連接件是緊的,但我圖一指這個位置的零件,就像光滑插銷一樣,能輕松旋轉(zhuǎn)。
底部還有一個隱藏機關(預留的動力接口)。
在直立擺放時,我發(fā)現(xiàn)車頭會容易松,會左右擺動,查看了一下,原來車體與前叉總成連接處的第二條紅色2號十字軸,車頭重量的下壓力會讓它彈開一邊,拉不緊,我強烈建議大家更換為3號長度的截止軸加一個半軸套。




▼俯視的角度下,車頭真的好好看。
整個車的前后懸掛避震回彈效果都非常好。



▼從對比上來看看這摩托的巨大!

08
燈光模式,動態(tài)版本測試
▼燈光組件開關在油箱里面,撥到ON就是開,OFF就是關。
打開之后,前車燈是白光,后車燈是黃光。





▼換檔處有個小機關,大家可以把原來的檔位指示器拔出來。
再連接一個4單位長的十字軸,不要插到最入,就僅僅連接到這邊兩個轉(zhuǎn)盤即可。
就可以體驗電動換檔的樂趣了。



▼把右側(cè)的護欄先拆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設計師給這車又留了一個動力接口。
用一個十字軸連接件,就可以體驗電動摩托的樂趣了。



09產(chǎn)品信息

10總結(jié)

11拼裝注意事項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nèi)容了。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