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得這么寫


常遇春自從拜入朱元璋門下之后,很快就有了表現(xiàn)的機(jī)會。
我們知道,朱元璋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是拿下集慶路(南京),所以老朱組織了大量的兵力橫渡長江,但卻被長江口岸一個叫做采石磯的重鎮(zhèn)給攔住了去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不盡英雄。
今天,歷史的主人,是他朱元璋。
雖然說歷史的主人是朱元璋,但歷史不是電視劇,并不會給朱元璋套上個主角光環(huán)什么的,反而還有可能刻意刁難朱元璋。
采石磯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元軍守將海牙更是一位驍勇善戰(zhàn),很有本領(lǐng)的名將,朱元璋一說要突破采石磯,朱軍上下的壓力那是很大的。
士兵們壓力一大,就有怯戰(zhàn)之心,有了怯戰(zhàn)之心,那軍隊的戰(zhàn)斗力就大打折扣。
所以,此時此刻,朱元璋需要一個可以煥發(fā)士氣的先鋒來打響這第一槍。
這個時候,常遇春站了出來。
面對采石磯守軍的流矢和箭雨,他率領(lǐng)朱軍走在戰(zhàn)場的最前面,他本人更是親自駕駛小船,在激流中揮戈猛進(jìn),然后快速登岸,毫不畏懼的沖入敵陣,左右砍殺,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一般在最前邊的,也是最容易挨槍子,最容易掛的。
但問題是,一槍如果打不死出頭鳥,那雛鳥可就變成食物鏈頂端的雄鷹了。
常遇春勇猛無比的舉動激勵了三軍將士,朱軍士氣大振,進(jìn)而全軍奮勇沖鋒,采石磯很快被拿下。

這一仗之后,常遇春可以說是徹底露臉了。
采石拿下之后,朱元璋很開心,朱軍將士們則更加歡呼雀躍。
將士們將采石磯中貯存的糧食和財物紛紛搬上自己的船只,想要運回和州慢慢享用。
這很好理解,朱元璋如果想要一統(tǒng)天下,那么采石磯的勝利對他來說就只不過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小步,但是對這些為他賣命的將士們來說,一場勝仗過后,他們需要的是放松和休息,以及上級對他的犒勞。
將士們想要見好就收,但朱元璋卻絕對不允許他們在這個時候后退,朱元璋親自砍斷船錨,使得船只不能返航,只能順流而下,將士們一看沒有退路可走,只好打起精神,又一舉攻下了太平。
這一仗,是朱元璋生命中比較重要的一場戰(zhàn)役,當(dāng)然也是常遇春的履歷上一頁恢弘的成就。
不過,想要成為真正的名將,常遇春還需要一次特殊的歷練。
讓我們把時間撥快,來到四年之后,這一年,朱元璋攻打浙江的衢州,由已經(jīng)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常遇春掛帥,而且還是他一個人指揮騎兵,步兵和水軍三路部隊。

這個衢州,歷史非常悠久,六千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從東漢時期就開始修建城池,可以說,衢州的城墻,不僅建的早,而且建的好,別說是在元末,就是在當(dāng)代,衢州市仍然有江南地區(qū)保存最好的古代州級城池衢州府城,衢州的城墻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再帶著“東南闕里,南孔圣地”的美稱,衢州可以說是妥妥的堅城一座。
無論是什么樣的猛將,面對這樣的城池,他可都得掂量掂量。
但是,初出茅廬,年輕氣盛的常遇春是一點也不慣著,派遣大軍把衢州城的六座城門給圍了水泄不通,然后各種攻城器械,比如云梯啊,投石車啊全都安排上,甚至還專門派了一隊士兵開挖地道,想要從地下突破衢州城。
這樣的攻勢,一般人那是抵擋不住的,但偏偏衢州城的守將伯顏不花的斤還真不是一般人。
常遇春用云梯,他就用長斧砍斷,常遇春用投石車,他就發(fā)瘋一般的加固城墻,常遇春挖地道,他就在衢州城內(nèi)建造夾城來防范。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哥是一點也不慌。
在伯顏不花的斤的指揮下,衢州城成了鐵皮桶,任常遇春想盡辦法,也無法突破分毫,只能是望關(guān)興嘆。
有人說堅守不戰(zhàn)有點慫,但在作者看來,懂得堅守不戰(zhàn)的人,那才算是基本了解了戰(zhàn)爭的規(guī)律。

打不過還硬要打,你臉面是有了,可你的命恐怕就要沒了。
朋友們,這個伯顏不花的斤守城之變態(tài),恐怕也只有后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能比了。
衢州久攻不克,這常遇春他也有點著急,但他畢竟是一代名將,比普通人那是能沉得住氣的。
晚上睡不著覺,常遇春思來想去,就想到了出征之前,主公朱元璋對他說過的話:
想要克制敵人,只要你比他還要勇敢那就夠了,但是如果你想要徹底的打敗敵人,你就需要用謀略來對付他。
三國時期的關(guān)羽號稱萬人無敵,武力值那都蓋了帽了,但卻被呂蒙所擊敗,就是因為驕傲的關(guān)羽目空一切,不愿意虛心學(xué)習(xí),但呂蒙卻可以偷著讀書卷別人。
這么一想,常遇春可以說是茅塞頓開,他立刻就明白,自己和伯顏不花的斤的較量之所以會吃虧,就是因為自己的進(jìn)攻方式太直白了,完全是靠著一腔熱血臉貼臉肉碰肉的打,這種打法沒有智慧,沒有技術(shù)可言,人家倚靠衢州城堅,防守你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所以,要開動腦筋,要想辦法。
常遇春突然就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堅固的城池,往往都是從內(nèi)部被攻破的。
自己在外邊攻不破的城門,完全可以讓里邊的人給打開。
于是,他發(fā)動策略,成功勸降了衢州城內(nèi)一位叫做張斌的官員,張斌同志趁夜打開城門,常遇春大軍魚貫而出,打了伯顏不花的斤一個措不及防,衢州就這么失守了。

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朱元璋給這位未來的名將,上了他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課。
時間撥回四年前,朱元璋接連攻克了采石和太平,形勢對他來說是一片大好。
現(xiàn)在到了最為關(guān)鍵的一步,那就是攻占集慶路,占據(jù)南京城,只要拿下南京,那朱元璋就同樣可以躋身割據(jù)一方的梟雄之列了。
幻想非常美好,但朱元璋知道,想要拿下集慶路,比拿下采石磯更加艱難。
既然要提到拿下南京,那么就不得不提到另外兩位仁兄的名字,一位叫做馮國用,一位叫做馮國勝。
馮國用和馮國勝,這是兩兄弟。
兩兄弟是濠州定遠(yuǎn)人,和朱元璋算是半個老鄉(xiāng)。
元末天下戰(zhàn)亂,馮氏兄弟也有心干點大事兒,于是在定遠(yuǎn)建立了本地武裝,占了幾個山頭,然后開始建造山寨,以圖自保。
后來朱元璋跟著郭子興混日子的時候,替郭子興南征北戰(zhàn),順道就把馮氏兄弟給降服了。
弟弟馮國勝咱們先按下不表,現(xiàn)在主要講一講馮國用。
雖然說從本質(zhì)上來講,馮國用是綠林匪徒,但這哥們平時的打扮,是儒服儒冠,是書生做派,而且性格很好,溫文爾雅。

馮國用當(dāng)然不是在cosplay,他這么打扮,就說明他是有文化基礎(chǔ)的。
而我們的朱元璋同志,他正巧還就特別對知識分子另眼相看,所以有事沒事他就找來馮國用聊天。
這個馮國用和朱元璋聊天,還真不是有一句沒一句的瞎聊,也不是李善長那種意境深遠(yuǎn)的指點,馮國用立足當(dāng)下,很快為朱元璋指了一條明路。(當(dāng)然朱元璋也是這么想的)
馮國用說,金陵城啊,也就是集慶路,那是龍盤虎踞之地,以前多少王朝都在那里建都,現(xiàn)在這塊地盤還在元人的手里,咱們完全可以把它給奪過來,當(dāng)做自己的根據(jù)地,然后以集慶路為據(jù)點,四向征戰(zhàn),征戰(zhàn)的時候講一講仁義,收買收買人心,獲得的金銀錢財給士卒和百姓們分一分,這樣一來,到時候天下還不就是你朱元璋的。
通過這段對話,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馮國用,他是很有頭腦的。
文有馮國用,武有常遇春,以及徐達(dá),廖永安,朱元璋的這支攻城部隊,可以說是人才濟(jì)濟(jì)。
徐達(dá)是朱元璋早期收獲的頭號猛將,而這個廖永安,則是之前投奔朱元璋的那一支水軍的頭領(lǐng)。
在占據(jù)太平之后,大元朝廷有點坐不住了。
以前朱元璋就是在安徽地面上小打小鬧,其威脅程度遠(yuǎn)不及陳友諒,張士誠等人,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朱元璋這老小子居然橫渡長江,想要打集慶路的主意。

對于大元朝廷來說,集慶路同樣有它不能失去的理由。
因為,集慶路屬于是江南賦稅和經(jīng)濟(jì)的核心城池,那一年到頭是能替朝廷掙很多錢的,朱元璋要是占領(lǐng)了集慶路,那可比當(dāng)年張士誠占據(jù)高郵的后果嚴(yán)重多了。
大元朝廷一看,我也別等著你朱元璋來打我的集慶路了,我直接搶占先機(jī),主動主機(jī),打你剛剛立足的太平,把你直接消滅在搖籃里。
蒙古人的戰(zhàn)馬嘶鳴,朱元璋在太平城里不是沒有聽到過他們的聲音。
但是,此時此刻的朱元璋,早已經(jīng)不再恐懼。
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他竟然沒來由的感覺到了一陣一陣的興奮。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那么,就讓這暴風(fēng)雨,來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