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患者日常應該怎么吃?一起來了解!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因骨量減少、骨質量下降,導致骨折風險升高的疾病,常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不僅會讓患者的骨骼變得更加脆弱、易碎,還會嚴重降低其生活質量,給患者及其家庭都帶來巨大的負擔和困擾。
日常生活中,骨質疏松癥患者可以通過科學的飲食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住骨質疏松癥,減緩甚至于防止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2020年由中國營養(yǎng)學會骨營養(yǎng)與健康分會、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的專家共同制定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營養(yǎng)和運動管理專家共識》,針對骨質疏松癥患者及高風險人群提出了九大膳食原則,推薦如下:
1.膳食多樣化: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其中以谷類為主。
2.保證谷薯類攝入:每天谷薯類食物250~400 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 g,薯類50~100 g;蔬菜300~500 g,深色蔬菜應占1/2;新鮮水果200~350 g。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3.保證蛋白質攝入:每天優(yōu)先選擇魚和禽類,每周攝入魚280~525 g,畜禽肉280~525 g,蛋類280~350 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 g;每日1個雞蛋,不棄蛋黃;經常吃豆制品,適量吃堅果;保證奶及奶制品攝入,攝入量相當于每天液態(tài)奶300 g(約300 ml)為宜。
4.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 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咖啡及碳酸飲料。
5.清淡飲食: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 g,老年人不超過5 g,每天烹調油25~30 g,食物要煮熟、煮透。
6.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 g,宜控制在25 g以下。
7.少食用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8.戒煙限酒。
9.營養(yǎng)制劑補充:因長期食欲不振、疾病等其他原因導致食物攝入量減少,可應用營養(yǎng)制劑進行補充(均衡型腸內營養(yǎng)制劑,蛋白質補充劑及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等)。
需要注意的是,飲食措施無法單獨解決骨質疏松癥問題,應該綜合采取多種預防措施。如果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癥,除了上述均衡營養(yǎng)的措施外還需進行藥物干預??筛鶕嗅t(yī)“腎主骨”,“脾主肌肉”及“氣血不通則痛”的理論進行中醫(yī)中藥治療,使用專門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質量,降低骨折的發(fā)生風險?!对l(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2)》中推薦中成藥骨疏康膠囊,具有補腎益氣、活血壯骨之功效,攻補兼施。經臨床研究證實,骨疏康可有效緩解腰背疼痛、脛膝酸軟、神疲乏力等癥狀,并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謝指標、提升骨密度,促進骨折愈合,遠期療效穩(wěn)定,適用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或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長期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