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笑范進,人人都是范進”——寫在省考出成績的前夕
人人皆笑范進
? ? ? ?初學《范進中舉》這一課文時,只覺得范進可笑又可憐,竟然為了一場考試賭上半生,又因為得知中舉而癡癲?,F如今,再讀范進,終于明白所有的寓言都是現實,社會的本質也未曾改變。

? ? ? 縱觀范進的一生,前大半生生活極度困苦,從二十多歲開始一直考到五十四歲才考中舉人,科舉之路異??部?。在此期間,他忍辱負重,卻意志堅定。用「詬莫大于卑賤,而悲莫甚于窮困」來形容范進中舉前的人生再合適不過。
? ? ? 在他的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試中,終于迎來三十五年的希望和期盼成真,他喜極而瘋,這是原文對范進中舉之時的描述:
? ? 「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span>
? ? ?這看似荒唐的過程,不過是一個壓抑到頂點的人終于得以撕下憋悶的偽裝,放下背負的苦悶,盡情釋放了自己的心情。范進只不過是個偏執(zhí)的渴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 ?范進以「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心態(tài)堅持了半生,你說這種執(zhí)著是為了什么?我想更多的是不甘心吧,帶著“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的信念,在一次次失敗后又站起來安慰自己。試問當下,這種堅持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人人都是范進
? ? ? ?其實在考公的圈子里,流行一句話“人人皆笑范進,人人都是范進”。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道: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人在年輕時,往往心高氣傲,總覺得未來并不是只有考公這條路。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后,才能明白范進的執(zhí)著與瘋癲。
? ? ? 社會殘酷和人性的冷漠我們都必須經歷,或許一時之間我們在逃避想要一分安寧,或許終其一生都在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而受到鄙夷,但我們能做的只不過是在無人問津的日子里臥薪嘗膽,在功成名就之時對酒當歌。 當下,有千千萬萬個范進,或是處于中舉之前的貧苦、困頓中;或是處于中舉之時的喜極而瘋中;或許處于中舉之后,變得圓滑世故。
? ? ? 我也沒想到,我也會為了一個考試耗盡心力,甚至覺得賭上了自己的未來,內心備受煎熬。此時的我,若你告訴我上岸了,我會像范進那樣滿臉疑惑,不敢相信,甚至喜極而瘋;若你告訴我又一次落榜了,我只覺得這好像是必然的結果,會郁郁寡歡,帶著不甘心,必定還會再來一次。
? ? ? 你若問我到底追求的什么生活,其實我又不似范進那般追求功名,我想要的生活不過是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是人間。
? ? ? 可當下的我,好像是自己把自己困住,眼下除了這一條路走到黑,我似乎找不到破局之法,若是這棋子未能落定,這棋局便不能全盤謀劃,而我將一直處于這個困境之中,這寒來暑往的更替,我好似不曾存在過一般,讓我不得不相信,這就是宿命嗎?
? ? ? 眼下,我想成為范進。
?最后,我想說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愿你千山暮雪海棠依舊,不為歲月驚擾平添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