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家人,是孝道的自然狀況
年末了,三十多位學伴,都做了年度總結。聽了今天的一位,感發(fā)ㄧ些回饋。
愛護家人,是孝道的自然狀況。 (廣東源源媽年度總結的回饋)
(一之一)家里的人倫狀況,會直接影響社會人格的形成。例如,姊姊與弟弟。姊姊的角色自然會與妹妹不同。姊姊常常樂意幫手,妹妹則樂意伸手。哥哥容易承擔,弟弟容易逍遙。
(一之二)母親帶兒子容易慣,帶女兒容易慢。父親帶兒子容易慢,帶女兒容易慣。輕慢與寵慣。因為心態(tài)上,母親對女兒如個體,對兒子如一體。父親對女兒如一體,對兒子為個體。
(一之三)又隔代教養(yǎng),爺姥,祖父母帶孫子的,那大概都會長得好,但是很任性,在過度保護之下,又社會意識不足。其一、因為子孫對祖宗來講,代表著希望。其二、爺爺輩的舍得給,所以長得好。其三、但是年紀大血氣弱,比較沒精力管教,完全自由成長之下,子孫的性情容易往邊界發(fā)展。
(一之四)子女的成長,雙親都要帶,才不會讓子女的個性失焦。孩子很機敏的,見父母會寵會慣,那他就只會賴著長大。這已經(jīng)是社會上發(fā)生的問題了!只有母親帶大的孩子,男娃就容易媽寶賴皮,女娃就容易堅硬漢子化。
資本社會的發(fā)展適應,會有不均的現(xiàn)象,男女勞役不均,造成家教結構的失衡。
(一之五)讓子女有上有下,有出有入,性格自然相對完整,不容易乖張。每一個人都要有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要有相處與實際對應的經(jīng)驗。
(一之六)但是家長要注意,不能和子女輩份不分,不要和子女稱兄道弟。可以很親近,但是不能失倫常。
這樣做的教育用意才是正確的!社會上一直都是這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狀態(tài)。小子若在沒大沒小的狀態(tài)下長大,以后社會上的來往,根本不會遇到能人貴人的相助或是提攜,錯失完整發(fā)揮的可能性。
(一之七)德位相配,名實相符,文質(zhì)彬彬,就是社會的常態(tài)!很多人以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只要理性不用潤滑,這是錯誤的!只會做人不會做事,也是無能的悲哀。會做事是一種立基,會做人才能理事。所有的事都是人干的,所有的問題也都是人造的。
(一之八)技術強不過方法,方法強不過道理,道理強不過倫常,倫常強不過仁愛,這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若倫常不見溫暖,就只剩空想的談資,落入某宗教的麻醉迷思而已。
祝福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