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越少,民國就越浪漫
在很早之前就看過這樣一句話“聽聞民國愛情,十有九悲”,確實,身為一個資深小說迷,廣閱各種類型的小說,卻不大敢去看民國題材的小說,矯情地說就是年紀大了,只想看甜甜的文字,畢竟生活已經(jīng)挺心酸的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突然冒出來這種文案“民國僅存三十八年,是亂世,但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浪漫且風華絕代的年代”,我也在這個文案下看到這個的評論“書讀越少,民國越浪漫”。他們看到的是小說影視劇里軍閥小姐的生活,卻沒看到民國更多的是《駱駝祥子》里祥子那樣的勞苦民眾。
還記得《覺醒年代》里魯迅的出場,背對著街頭刑場,一個年紀輕輕的小伙子就在這沒了生命,而一群人卻歡呼著跑過來給殺人者錢,拿著碗和饅頭來“趁新鮮”沾血,周圍的人還在那評頭論足“這刀法比清朝那會差多了”。還記得《覺醒年代》里李大釗路過一個女孩嫁雞的場景,只有女孩在垂頭落淚,大釗先生此時在想些生命呢?還記得《覺醒年代》里,陳獨秀和李大釗聽完一個放河燈老人描述的民眾生活以及老人對未來的絕望,抱頭跪地痛哭……
這浪漫嗎?
這是一個人心冷漠的年代,卻也是英雄好漢豪杰大師人才輩出的年代,為了改變著現(xiàn)狀,他們?yōu)榇烁冻鲆簧?/p>
陳獨秀說:“守常,我們得建黨,我們得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一個可以把中國引向光明,讓中國人可以過上好日子的無產(chǎn)階級的政黨”,這是當時有志之士的愿望啊,讓中國人能夠擁有光明的未來。
標簽: